苏轼形容美人的诗(苏轼梦见美人美诗)(1)

诗歌在中国的地位非常高,世界上没有任何民族能像中国人这么爱诗。诗歌不但能够记事,还能言志,成为了黄钟大吕一般的神圣存在。无数文人雅士,为了能够写出一篇好诗好文,绞尽脑汁,心力交瘁。然而,写诗不光需要努力,更重要的是在于灵感。正如陆游曾经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那么古往今来,谁的天赋最高呢?小珏认为非苏轼莫属。李白还留下了“铁杆磨成针”的故事,而苏轼却如同一个怪物,在诗词歌赋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书法上也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还登峰造极。他二十一岁就科举第二,倾倒全国。甚至连做菜都那么好吃,据说有66道菜与他有关。

苏轼形容美人的诗(苏轼梦见美人美诗)(2)

苏轼的著名诗词,让从古至今的文人都为之仰慕。你可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欣赏他的豪情,也可以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他共品哀愁。可气的是,苏轼竟然还在睡觉的时候,能梦到佳句。这是在《记梦回文二首》的序言中写道: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馀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

苏轼形容美人的诗(苏轼梦见美人美诗)(3)

也就是说,苏轼自己说他在大雪天睡觉,梦见用雪水煮茶,又有美女在旁边歌唱,在这美人美景的环抱之下,他还在梦中写下了回文诗。只可惜醒来之后,他就记得一句“乱点余花唾碧衫”。为了不让凭空而来的佳句白白浪费,就写下了《记梦回文二首》:

其一: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苏轼形容美人的诗(苏轼梦见美人美诗)(4)

所谓回文诗,这是既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的文体。据说最早是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随着后世文化的发达,文人多以此为游戏之作。但是,由于格式的限制,这种回文诗往往含义有限,而且很难有妙语。苏轼做了不少回文诗词,尤其是在被贬为黄州团练的时候,困顿不堪又闲来无事,便信手写了很多首。

苏轼的回文诗词还是与普通文人的不同,无论是水平还是境界,都高上一大截。比如他在《菩萨蛮•回文》写道的“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时间和空间能够交替转换,反复咏唱,别有一番人生哲理。《记梦回文二首》反过来读是这样的:

其一: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五颜鸵。

其二: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苏轼形容美人的诗(苏轼梦见美人美诗)(5)

这两首诗,或者说这四首诗,都是以咏茶为题。古往今来咏茶诗何止千万,苏轼一生也写了几十首。但以咏茶为回文诗,实属非常罕见的。诗中的含义,无论是顺读,还是倒读,都大体一致,且独立成篇。叙述了雪天品茶的别样风情。

尤其是在梦中所得的那句“乱点余花唾碧衫”,更是点睛之笔。这是出自《飞燕外传》的典故。当年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受到汉成帝的宠爱,赵飞燕封为皇后,赵合德被封为婕妤。赵婕妤对姐姐非常恭谨,有一次她们相谈,皇后无意将唾沫吐在赵婕妤的衣袖上,气氛十分尴尬。赵婕妤却机灵地说:姐姐的香唾染在我蓝色的衣袖上,正如一朵鲜花一般!即使让尚衣坊专门去染,也未必有如此的神彩!

苏轼形容美人的诗(苏轼梦见美人美诗)(6)

赵氏姐妹在历史上的名声不佳,但苏轼主要是以此为典故,写出佳人在旁的情致。这样的神来之笔,他却说自己是做梦写的,实在令人又羡慕又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