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题总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 连加的计算方法: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列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注意:列竖式时数位要对齐,不能丢掉任何一个加数,也可以先算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两个数,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2. 连减的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减去第三个数。

注意:连减不能写成一次连减的形式,必须进行两次计算。要注意退位。

3. 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可以列两个竖式分步计算,也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用列竖式计算。

4. 解决把数量不同的两组物体变得同样多的方法

(1)可以把多的部分去掉

(2)把少的部分补上

(3)把多的部分分成相等的两份,两组各分得一份

5. 解决同样多的问题

甲给乙一些后,甲、乙的数量同样多,则原来甲比乙多的就是2个甲给乙的数量。

6. 解决求总数的问题

当两个数与同一个标准量比较多少时,两个相差的数的和就是这个标准量,即总数。

7.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加上多的数就是要求的数。验算时可以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8.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少的数就是要求的数。验算时可以用差 减数=被减数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1.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由4条边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由5条边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

由6条边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是六边形。

总结:由几条边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2. 认识平行四边形

形如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题总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2)

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特征

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并且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5. 画平行四边形

画平行四边形时,一定要保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1. 乘法的含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其中两个乘数表示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2. 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题总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3)

3. 乘法算式读法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去读。

4. 1~6的乘法口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5.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1. 平均分的含义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2. 平均分的方法

(1)先确定每份的个数,再看看平均分成几份;

(2)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看看每份分得多少个。

3.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4. 除法的含义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无论是已知总数和和每份的个数求分成几份,还是已知总数和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份分得多少个,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5. 除法算式的读法

如:6÷2=3 读作:6除以2等于3. (除法中“÷”读作“除以”)

6.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题总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4)

7. 计算除法

用乘法口诀求商,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题总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期中知识要点)(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