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夜晚,是湖北省石首市77岁的刘克香老人繁忙的时候。他或是在社区、广场放映电影的地方开展禁毒、反诈宣传,或是组织老年人开展禁毒宣传文艺表演。

南都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刘克香始终坚持开展禁毒宣传工作。他曾开着“大篷车”在全国各地开展“禁毒宣传万里行”活动,随后又挂牌成立一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法治禁毒工作室”,发展志愿者团队开展禁毒宣传。2022年4月,他成立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基地“爱回首洗车服务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禁毒志愿者周末不打烊(77岁老人与戒毒康复人员的洗车店)(1)

开着“大篷车”在多地宣传禁毒

刘克香的禁毒宣传之路也与自身经历有关。2005年7月,刘克香突然接到石首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通知,他的一位亲人在与朋友聚会时吸毒被抓。

为了隔断亲人与毒友的联系,刘克香把他送去外地打工。但让刘克香没想到的是,2009年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他再次因吸毒被警方查处,并被送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为了帮亲人远离毒品,刘克香开始收藏禁毒内容报刊和宣传画。2014年初,亲人戒毒成功后,刘克香又想:为何不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收藏的禁毒资料在各地展览出来?

2014年10月8日,在石首市禁毒委、公安局支持下,刘克香在石首市城区开启禁毒宣传,跑遍了石首各乡镇。次年春节一过,刘克香带着儿子,开上写有“禁毒宣传万里行”的“大篷车”走上了“万里行”之路。

两年来,刘克香的足迹遍及鄂湘粤陕豫5省30余个县市,参观受教育者达十万余人。2015年底,刘克香来到了广东东莞虎门镇。在林则徐销烟原址等地,刘克香连续举办了三天禁毒展览。当地禁毒部门还组织义工座谈会,请刘克香一起交流禁毒宣传经验体会。

成立“禁毒工作室”开展志愿工作

在石首市商业广场,刘克香租来门店,摆满了禁毒宣传资料,挂上了“刘克香禁毒工作室”牌子,成为荆州市首家开“禁毒工作室”的志愿者。

工作室建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禁毒队伍。志愿者中既有退休老干部、退伍老战士,也有在校学生,还有石首市公安雷锋文化馆、爱心联盟等集体。石首市司法局、绣林街道办事处先后拿出临街门面,无偿支持刘克香进行法治宣传,工作室更名“刘克香法治禁毒工作室”,在开展禁毒宣传展的同时,进行预防电诈、扫黑除恶宣传。

六年来,刘克香的禁毒之路越走越宽,宣传内容从禁毒向电信诈骗、扫黑除恶等发展;宣传形式从单纯展览向歌舞说唱等方向发展;宣传志愿者从一己之力向三百多名志愿者队伍发展。在公安机关和刘克香等禁毒志愿者共同努力下,石首禁毒形势取得成效,现有吸毒人数与五年前相比,下降达68.9%。

2021年底,名为成某军的康复人员走进了“刘克香法治禁毒工作室”,成了禁毒志愿者队伍中第一名康复人员。49岁的成某军曾有着25年吸毒史,如今他历经6年,不仅戒除了毒瘾,还成为禁毒志愿者队伍中的义务宣讲员。

自此,刘克香工作室开展宣传禁毒,成某军都会主动走上台,用亲身经历呼吁远离毒品。

助力戒毒康复人员办洗车店

在禁毒宣传中,刘克香发现不少戒毒康复人员难以被社会接受,特别是在就业方面。“能不能将几个康复人员聚集在一起办一个洗车店,用自己的双手冲刷昨天,迎接新生。”他想。

刘克香法治禁毒工作室助力康复人员办洗车店的想法,得到了禁毒志愿者一致赞成。加入的康复人员必须是经过社区戒毒康复后三年以上没有复吸的人员,还要经过禁毒大队尿检。没有经费,刘克香拿出了12000元,其他志愿者也纷纷解囊相助,几名康复人员也一起筹款。

洗车店定名“爱回首”,意思是用爱心呼唤浪子回首。2022年4月初,爱回首洗车店正式开业。开业那天,石首市委政法委、禁毒办、关工委、文明办、绣林街道、作协、收藏协会等一齐到场,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祝贺“爱回首起航”。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金凤凰戒毒联盟、宜昌市点亮禁毒工作室也到场支持。

禁毒志愿者周末不打烊(77岁老人与戒毒康复人员的洗车店)(2)

刘克香深知要管理好这个由康复人员为主创办的洗车店,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康复人员吕某因家人对他彻底绝望而妻离子散,他又患上了酒精依赖症。尽管洗车服务部严禁酗酒,吕某还是拿着酒瓶坐在洗车店门口,称“就是要喝,谁敢把我怎么着?”

刘克香把吕某劝回家,但半夜他从家里跑到街上,还是闯祸受伤了。被送到医院的吕某身无分文,更没有家人照顾。得知此事后,尽管已是凌晨时分,刘克香仍直奔医院。看着刘克香的身影,吕某深有感触:“我起初以为,连家属都远离我们,不会有谁真心对我们,从老刘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以诚相待,我服了。”

随着禁毒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刘克香也荣获“全国禁毒先进个人”、“湖北省十大禁毒先锋”、“感动荆州”人物、石首市“十佳道德模范”等荣誉。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通讯员 卢贻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