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住院一个月婆婆来送饭(我妈住院我床前陪了一个月)(1)

都说母亲爱是最无私的,然而在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却让人感到压抑。

前几天有位叫小莉的读者私信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明明在父母面前尽孝最多的人是她,可是父母却总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她的哥哥。

小莉今年28岁,已婚育有一子,夫妻两人虽说不富有但还恩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两人住镇子上,离娘家不远,平时娘家有事也多是小莉夫妻跑前跑后。

上半年小莉母亲住院,为了照顾母亲小莉失去了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总算能减轻一部分家庭负担,可母亲却从来没说过什么,她医院和家两头跑,一个月瘦了五六斤。

小莉哥哥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母亲生病后小莉打过电话给哥哥,结果直到快出院时哥哥一家才开车回来,在医院里待了不超过半小时就离开了,留下一袋子苹果。

公公住院一个月婆婆来送饭(我妈住院我床前陪了一个月)(2)

小莉和老公请完哥哥一家吃顿饭,他们说了几句客套话,带着母亲住院前新做的几床棉被就驱车返程了。

然而小莉回到医院病房时,却听见母亲对其他几位病友说:“我儿子有本事啊,上了大学又娶了城里的媳妇,你们看,这是他给我买的苹果,上面还都贴着字呢。”

病友们说:“再有本事床前不能伺候你,不是白搭吗,要我说还是养个闺女好,看你那闺女,才叫贴心呢。”小莉满心欢喜地等着母亲夸赞她,然而却半天没有下文。

她走进病房后,母亲唠叨她咋出去这么长时间,问她有没有让哥嫂好好吃顿饭,接着让她把苹果洗给自己吃......从头至尾都一副淡漠的样子,与见到哥哥时的态度迥异。

公公住院一个月婆婆来送饭(我妈住院我床前陪了一个月)(3)

小莉说从小到大母亲很少给自己笑脸,初中毕业时原本她的成绩很好,可母亲说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早晚是别人家的人,还不如早些找工赚钱给哥哥赚学费。

不顾小莉的哭闹,给她买了南下打工的车票,让她和村子里的年轻人一起进工厂。屈服了的小莉每月发了工资后,留下为数不多的生活费,其余全寄回了家里。

那些年,就是她辛苦攒下的每一分钱,变成了哥哥读大学的费用,租房买房的钱,娶媳妇的钱,其中还包括她结婚时男方家给的彩礼钱。

好在老公懂她疼她,也不计较,该尊重岳父母从来没有阻拦过。小莉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孩子,却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

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母子连心,可是母亲连的永远是儿子的心,从没想过她这闺女的心。

公公住院一个月婆婆来送饭(我妈住院我床前陪了一个月)(4)

看了小莉的故事感觉心很疼,女儿在床前尽孝,出再多力花再多钱母亲却无动于衷,甚至还把自认为好的东西都送给儿子。

小莉的故事让人不由得想起《欢乐颂》中的樊胜美,《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她们都是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在成长中受到了太多不公平的待遇。

樊胜美的哥哥娶了老婆生了孩子还在啃妹妹,苏明玉包揽了母亲的身后事,赡养了父亲,还受到哥哥的欺负。

原生家庭带给她们的伤太痛,以至于面对感情的时候还不踌躇不前,不敢放手去爱。

相比起来小莉其实也算是幸运的,她至少拥有了属于自己幸福的家庭,还有多少女人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让不幸成为轮回。

公公住院一个月婆婆来送饭(我妈住院我床前陪了一个月)(5)

《都挺好》中苏明玉的母亲从小到大都没有宠爱过她,待她远比不上两个哥哥,为什么同样是孩子,母亲待她的态度会是这样子呢。

究其原因,苏明玉妈妈生完两个儿子之后想和苏大强离婚,那时她已经是城市户口,有稳定的工作,不想和自己不爱的男人一起过了,急于摆脱苏大强。

然而苏明玉外婆却不允许她离婚,因为苏明玉舅舅还不是城市户口,苏妈妈必须得帮自己弟弟也办好城市户口,而苏大强还能继续被利用。

苏明玉母亲离婚不成,后来有了苏明玉,她的原生家庭是重男轻女,所以这个观念已经在脑子里根深蒂固,一则她原本没想再要孩子,二则苏明玉是女孩,所以她对明玉一直非常苛刻,不肯给她任何的关心和爱。

公公住院一个月婆婆来送饭(我妈住院我床前陪了一个月)(6)

重男轻女的家庭,大都会对男孩百般宽容,只要他们顺顺利利地成长,但对于女孩子,身上要承受的不止是不被父母偏爱,还有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

苏明玉放学回家后要做家务打扫卫生,还要给哥哥们洗衣服。樊胜美作为一个沪漂,拿着不高的薪水,一方面要维持自己的生存,一方面还要填补家里没完没了的窟窿。

哥哥买房娶媳妇她要付钱,生下侄子后她要负责养,哥哥不懂事在外把人打到医院里,她要赔钱,父母生病指望的也是她......

家里一直向她不断地索取,却从来没想过那么多的钱,她该从哪里去赚取。

原生家庭的负累,让樊胜美早已崩塌,她不像苏明玉一样突破家庭的重围,活出了自己,只能任父母兄嫂一再地压榨自己。

就像小莉一样,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苏明玉,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

公公住院一个月婆婆来送饭(我妈住院我床前陪了一个月)(7)

作为儿女,父母给了养育之恩,等到父母老了需要照顾的时候,赡养父母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父母根植于心的重男轻女观念,却一再地刺伤女儿的心。

就像小莉所说的,她不计较父母对哥哥的偏袒,她想要的只是父母对待她的态度温和一些,不要让她总感觉付出了那么多,却并不值得。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简单要求,也是极其难的。父母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她,遇到好事的时候却想到哥哥,这么多年来已形成了惯性思维。

可是面对这种落差该怎么解决呢?生活毕竟不是影视剧,到结局的时候来一个大团圆式的众人皆满意的答案。有很多东西你无法更改,所以必须学着接受。

对待父母,做到自己问心无愧,至于其他的,既然不能改变,只能学习忽略,如果实在做不到,那么只能是和自己为难过不去。

毕竟,父母再错,他们也是父母,这是不可更改的,而自己尽可能避免成为父母那样的思维。

公公住院一个月婆婆来送饭(我妈住院我床前陪了一个月)(8)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