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

陕南魔芋主要集中在安康、商洛、汉中等市,近年来,由于农户种植魔芋技术水平不同,导致了部分农户种植魔芋产量和收入偏低,影响了群众发展魔芋产业的积极性。笔者针对安康地区气候环境特点,从种植区域、种子土壤消毒、田间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要点,以促进陕南地区魔芋产业的稳步发展。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

魔芋是唯一能大量提供葡聚糖的经济作物,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保健、美容等行业,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安康市将魔芋种植列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全市魔芋种植面积达2.33万hm2,居全省第一。由于受到农户文化素质的影响,部分农户魔芋种植技术不够规范,魔芋长势差、病害重、产量低,效益不高。所以,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优质魔芋产品的需求,我们应加大推广魔芋绿色栽培技术,提高魔芋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从魔芋种植区域、土壤处理、种芋消毒、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论述了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要点。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2)

1 种植区域和地块

由于魔芋具有喜温、耐荫、怕光、怕高温的特性,所以要最适宜在海拔700~1 000 m的区域种植魔芋。应选择土壤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较高、保水排水能力良好的地块,同时,魔芋连作导致病害发生较重,魔芋连作不能超过3 a,可将魔芋与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轮作种植,一般轮作期限为3 a。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3)

2 种植方式

陕南地区魔芋种植方式主要有间作套种(如:魔芋和玉米间套)、垄作栽培、林下种植、纯地栽培、地膜覆盖等方式。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4)

3 土壤消毒

播种前,结合犁地,每667 m2用生石灰100 kg撒施,或70%甲基托布津、或40%多菌灵250~300 g拌细土15 kg撒施;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每667 m2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5%毒死蜱颗粒剂4~5 kg拌细土15 kg撒施。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5)

4 选择种芋及消毒

陕南魔芋一般以“花魔芋”品种为主,搭配“白魔芋”等其它品种。选择形状端正无病斑、无虫眼、无破裂、无伤疤和无霉烂的魔芋作为种芋。种芋重量在250 g左右为最佳,其膨大系数高,有利于魔芋高产。种芋处理在播种前一星期内进行,选择晴好天气将种芋晾晒3~5 d,待种芋表皮干燥后进行种芋消毒处理。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噻菌铜、77%可杀得、64%杀毒矾、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95%恶霉灵等药剂,按规定比例兑水稀释后对种芋表面进行浸种或喷雾处理,浸种时间在30 min左右,也可用饱合生石灰水溶液对种芋进行泼浇,晾干后播种。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6)

5 精细播种

5.1 播种时间

陕南地区在日平均温度在10℃时开始播种,海拔800 m以下地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海拔800~1 000 m地区、在4月上、中旬播种;1 000 m以上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一般阳坡宜早,阴坡稍晚。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7)

5.2 播种密度

播种密度由种芋的大小决定,一般情况下,种植魔芋的行距按种芋直径的6~7倍、株距按种芋直径的4~5倍进行播种。具体:种芋在50 g以下的,行距40 cm,株距25 cm,667 m2栽5 500~7 500株;种芋在50~100 g,行距45 cm,株距30 cm,667 m2栽4 500~5 000株;种芋在100~200 g,行距50 cm,株距35 cm,667 m2栽2 800~3 800株; 种芋在200~400 g,行距55~60 cm,株距40~45 cm,667 m2栽1 600~2 800株。

垄作栽培密度依据种芋的大小而定,采取单行垄作或双行垄作,坡地垄作方向与坡向呈60度夹角起垄较宜,这样既能接纳较多雨水,又不致于造成水土流失。魔芋和玉米间套,多采用150 cm带型,2~3行魔芋套种1行玉米。种芋重量在150~250 g,采用两行魔芋套种一行玉米,魔芋行距60 cm,剩余90 cm种1行玉米,魔芋密度为2 200~3 000株·667 m2;种芋重量在50~150 g,采用三行魔芋间作一行玉米,魔芋行距40 cm,剩余70 cm种1行玉米,魔芋密度为3 000~4 400株·667 m2。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8)

5.3 播种深度和方向

一般魔芋播种深度在15 cm左右。播种时将球茎侧斜放置,且顶芽向一个方向,平地向南斜放,坡地向坡顶方向斜放,倾斜夹角在45°左右,夹角过小解决不了芽窝积水,夹角过大则使顶芽生长先弯曲后再出土,不利于球茎的发根和膨大。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9)

6 合理施肥

6.1 施肥原则

魔芋整个生长发育需钾肥最多、氮肥居中、磷肥较少。在施肥上要注重测土配方施肥,应该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钾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通常每生产2 500 kg魔芋,需氧化钾30 kg,纯氮25 kg,五氧化二磷磷20 kg。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0)

6.2 重施底肥

底肥约占魔芋整个生育期总施肥量80%。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2 000 kg(或有机肥500 kg)、45%三元复合肥50 kg;没有农家肥的条件下,每667 m2施用45%三元复合肥75 kg,或尿素15~20 kg、过磷酸钙20~25 kg、硫酸钾20~25 kg。底肥忌施鸡粪。

施肥方法:采取条播的地块,先将农家肥和复合肥撒在播种沟底后覆土,然后摆放种子,最后覆土6~9 cm;采取窝播的地块,先将农家肥和复合肥撒在窝的一侧,另一侧摆放种子,然后覆土6~9 cm;也可以结合整地,将农家肥均匀地撒在地块上,魔芋播种时再施入化学肥料。但要注意不能将未腐熟的农家肥和化肥直接撒在种子上,以免造成肥害,影响魔芋发芽出苗。采用垄作的,可在垄面中央开施肥沟,先施底肥,然后在施肥沟两侧开沟播种或挖窝播种,最后覆土6~9 cm。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1)

6.3 看苗追肥

根据魔芋苗情进行追肥,弱苗早追肥、分次追肥,中等苗适当追肥,壮苗不追肥或少追肥。追肥时不能造成魔芋根系创伤。

第一次在魔芋展叶期前(6月中下旬):根据魔芋苗情,每667 m2可施用尿素10~15 kg,撒施后覆土,或开浅沟条施覆土;有条件地区,每667 m2可施1 500 kg腐熟的淡人粪尿。

第二次在魔芋膨大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根据魔芋长势,每667 m2可施硫酸钾15~20 kg,撒施后覆土。

第三次在魔芋膨大期进行叶面追肥:结合病虫害防治,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500 g,对水40 kg,进行叶面追肥。

注意:所有化肥不能直接接触魔芋根、茎、叶,以免造成肥害。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2)

7 田间管理

7.1 及时除草

在魔芋播种后至出苗前的7 d内,可喷施“二甲戊乐灵(施田补)”和“乙草胺”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魔芋出苗展叶后,只能人工拔除杂草,以免伤根、伤叶。

7.2 中耕培土

在魔芋出苗前20 d,进行浅中耕培土,中耕深度6~7 cm,整个魔芋生育期培土2~3次,以利魔芋球茎的形成、膨大和子叶不外露。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3)

7.3 处理倒伏秸秆

对于魔芋套种玉米的地块,如遇暴雨大风吹倒折断玉米时,要及时将吹倒的玉米秆扶正,对已经折断的玉米秆要及时清除田外,以免影响魔芋正常生长。

7.4 摘花打顶

若发现魔芋出苗后长出花芽(又叫佛焰苞),要及时摘花打顶,摘花打顶后及时填充土壤洞眼。避免雨天进行摘花打顶,以防止雨水浸入伤口而造成种苗腐烂。另外特别注意在中耕、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时,尽量不要碰伤魔芋根系、植株和叶片,以免造成伤口,导致病菌侵入而发生魔芋病害。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4)

8 病虫害防治

魔芋软腐病、白绢病是魔芋生产上的重大病害,也是魔芋田间管理的重点,在魔芋病虫害防治上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8.1 农业防治

选择适应魔芋种植的区域地块,进行土壤和种芋消毒、合理施肥、轮作倒茬、遮荫种植(林下或间套)和科学管理,综合运用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营造适宜魔芋健壮生长的环境条件,这是防治魔芋病害的基础。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5)

8.2 化学防治

首先选择植物源、生物源农药及高效低度低残毒农药,要在魔芋病虫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农药,才能收到较好防治效果。

防治软腐病,可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噻菌铜、2%菌克毒克、20%芋腐灵等药剂。

防治白绢病,可选用15%三唑酮、50%粉锈宁、40%多硫等药剂,对水叶面喷雾或灌根。

防治虫害:可选用2.5%苦参碱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5%氯氟氰菊酯乳油、10%醚菌酯悬浮剂等农药,对水叶面喷雾。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6)

9 适时收获

一般在霜降前后收获,即在魔芋植株成熟倒苗一个星期后收获,最迟收获期应在连续5 d平均气温不低于5℃前进行。

昆明一带魔芋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陕南魔芋绿色栽培技术分析)(17)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种植知识,持续关注吉祥农业,为您种植养殖过程中答疑解惑。也希望大家帮忙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掌握种植技术!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