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奥运史上的一次盛会——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开幕,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意义还在于当整个世界都笼罩在疫情的威胁下,仍能安全有序地举办这个盛大的世界级的竞技运动会。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天来,我们的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还在不断刷新着新的记录,这是令人振奋和欢欣鼓舞的。

在兴奋之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一些历史,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反思和继承这项运动将是十分裨益的。

现在,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顾一下该竞技会早期的一些情况以及它与现代奥运会不同的地方吧。

首先,“献祭”或“祭祀”活动的一部分。人们认为,第一届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距今约有2800年了(具体说是公元前776年)!它的诞生是与古希腊的“献祭”活动密切相关的,也是“献祭”节日中的一部分。“奥林匹亚竞技会是古希腊最古老、最盛大的体育竞技节日。到公元前6世纪第二个25年,希腊已经出现了另外四大体育节,分别在德尔斐、尼米亚、科林斯和雅典。”(见:沃特菲尔德,《奥林匹亚》,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年版)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2)

古希腊的神话是十分发达的,这些神话由较早期的“泰坦”旧神,发展到后来的以宙斯为代表的新神,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的希腊神话的神灵系统(见: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希腊人的神话还表现为一种多神崇拜。

希腊神话认为,宙斯及其家族居住在希腊最高的山——奥林匹亚山,运动会的名字就来自于这座山名,由此可知,当时的奥林匹亚竞技会与希腊神话的联系有多密切了。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希腊的神话产生于诗人和艺术家,其形式是神庙祭祀、祭奠仪式以及相关的庆典节日。这与西方后来的宗教产生于传教士,并采取一神教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严格来说,古希腊并没有发展出来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及其信仰,那时的世界三大宗教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格局还没有形成(除了犹太教诞生的早)。

古希腊人的“献祭”活动是对神祇的一种敬奉,这种竞技运动是献给“奥林匹亚山的宙斯”的仪式,也是向诸神所做的表演,表达了对诸神的虔诚。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4)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在运动会期间,对各位神祇的献祭活动才是它的高潮。其中“百牲祭”最为盛大,百牲也仅仅是虚数,意指规模大的祭祀而已。

其次,希腊身份是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参赛的先决条件。在第一届奥林匹亚竞技会举办时,希腊社会并不大。到了公元前5世纪的古典时期(公元前479-323年),希腊已有城邦一千多个,遍及地中海和黑海。因此,进行希腊范围内的竞技比赛就需要对参赛者进行确认。于是希腊人就发展了一种叫“希腊人裁判”的制度,这些被授予裁判的人的职责就是确认参赛者都是真正的希腊人,也就是确定拥有希腊完整公民权的男性(后来女性可以参加马术等),还要具有良好的声誉。这项制度拒绝奴隶(除了马术比赛是代理人之外)和女人参赛。观众也有限制:已婚女性(女祭司除外)和非希腊人不允许观赛。因女性结婚较早,仅有青春期的少女可以观赛。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5)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意思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曾用参加奥林匹亚竞技比赛的人来展示形形色色不同目的的人。拉尔修在一本名叫《名哲言行录》(又名:古希腊哲学的故事)书里有过一个记载:曾经有一个场景描述的是毕达哥拉斯和一位僭主的对话,这位僭主问毕达哥拉斯是什么人?毕达格拉斯告诉他说自己是哲学家,这位僭主不知道哲学家是什么意思,就问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告诉他说,人们在参加运动会的时候通常会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是来进行交易和做买卖的人,他们是为了获得利益。第二种人是参加竞技比赛的,他们是为了获得荣誉。而第三种人是观众,他们是来观察和思考的,而哲学家就像观众一样。(见: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中国华侨出版社,2021年版)

尽管这个例子主要是用来展现哲学家的,但是却说出了运动会中的三类人:参赛者、观众、在其中做买卖的人。可以想见,当时希腊每年的献祭活动中,有多少商人和买卖人在做着交易,繁荣着当时的市场。然而观众中,能有多少人是哲学家,他们能够进行沉思和思考呢?

这个例子也是哲学家这个词诞生的一个例证。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哲学家不叫爱智者,通常都叫做智者、贤者和贤人等,后来出现了智者派。而哲学家这个词语是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才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哲学这门学科也是在苏格拉底那里才真正登场,是师徒二人用于区别那些操着诡辩术来行骗的智者们的用语。

再次奥林匹亚竞技会的比赛项目。希腊人把体育项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马术,包括赛马和战车比赛;一类是轻型和重型竞技比赛。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6)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车比赛是驷马战车赛,也是运动会第一个举行的项目,“驷马战车赛最为激动人心,就像今天的一级方程式汽车赛——人们喜欢观看参赛者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以完美的技术驾驭昂贵的车辆。”(见:沃特菲尔德,《奥林匹亚》,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年版)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7)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术比赛是绕着祭坛举行列队行进仪式后才举行。马的主人是希腊公民,而骑马者是奴隶,显然马匹才是主人的代表,奴隶的骑术再高超只不过是驾驭马匹的工具而已。

竞技会第二天下午举行五项全能,一般的顺序是:铁饼、跳远、标枪、赛跑和摔跤。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8)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天,留给了“百牲祭”和公共宴会。

一般是第四天上午举行重型竞技项目。“重型”项目体现的是体形高大和健壮的参赛者的优势:摔跤、拳击和古希腊式搏击(用全身力量搏斗),当然,古希腊是不分重量级的。

“轻型”项目与现代的田径项目接近,包括跑步、跳远、掷标枪和铁饼。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9)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大致的比赛项目的情况。当然后来,希腊某些地方也出现了女子竞技会的情况。但只允许年轻女孩子参加,不允许成年妇女参加,似乎单程赛跑是唯一的比赛。

事实上,直到1896年的首届现代奥运会参赛者也全都是男子,第二届1900年才加入了女子项目,也是经过了许多届后,女性才被允许参加所有的项目。

第四参赛竞技者的穿着。这是古希腊体育运动的一个独特做法。在后来通过的顾拜旦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提案中,还专门提到了运动员无需复制古代的做法,例如不需要裸体参赛。前面提到的轻型和重型比赛基本上都是裸体进行比赛的,包括在体育馆训练时都是如此。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马术比赛不需要裸体,一则是无法炫耀骑马者的身材;二则是骑马者是奴隶,无人想看奴隶的裸体。

或许由于基本上是男性参加的竞技赛,同时也由于不允许女性观赛,这也从某种角度显示了裸体比赛的某种原因。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后来,公元前2世纪罗马统治希腊后,由于罗马人比较保守,裸体参赛就难以延续了。

沃特菲尔德指出,“阻止已婚而非年轻的未婚女性观看裸体男性,似乎是一件奇怪的事,但这只是希腊人让现代人困惑的做法之一。总之,这种规定体现的并不是希腊人的羞怯或者开放,更多体现了他们对女性的态度。”(见:沃特菲尔德,《奥林匹亚》,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年版)

我们可能都还记得,曾经看过的那个雕刻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掷铁饼者”的雕塑吧。从中确实可以领略到裸体所展现出来的发达肌肉和俊美身体。这种对美丽外表的认同,也反映了希腊人的“外表美丽会反映出高尚品格”的观点。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胜利才是唯一的追求。奥林匹亚竞技会的追求与现代的完全不同。致力于振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于1908年7月24日,在伦敦奥运会上发表演讲时说:“对人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这些“重在参与”“公平竞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说法是现代奥运乃至现代体育精神的体现,在古希腊不仅是不存在,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对古希腊人来说,“胜利不是一切,而是唯一。(曾任美国橄榄球绿湾包装工队教练文斯·隆巴迪语)”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倒是有点不可思议了,因为我们对失败者给予了更多的同情、包容和爱护。

沃特菲尔德说道,“于他们(古希腊人)而言,胜利就是一切,输家以失败为耻。”“只有获胜才能证明你赢得了神的青睐。”(见:沃特菲尔德,《奥林匹亚》,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年版)作为失败者,“他们蜷缩于阴暗的后巷,躲避着自己的对手,被失败的悔恨蚕食着。”(公元前6-5世纪的抒情诗人品达语)

尽管古代与现代的追求并不一样,但是“对古希腊人来说,比赛本身就是目的,与现代体育人一样,他们的动力也源自对竞技的热爱、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见:沃特菲尔德,《奥林匹亚》,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年版)

希腊一共举办过几次奥运会(让我们穿越数千年)(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对于比赛获胜者而言,除了授予橄榄桂冠之外,还在家乡树立起一座雕塑以示其成就和荣耀。

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以后有机会了我们再聊聊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的其他内容。祝大家享受冬奥盛会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