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为了履行自己在位年限不超过圣祖康熙爷的誓言,宣布禅位于皇十五子颙琰,成为太上皇。乾隆皇帝虽然名义上归政于嘉庆皇帝,但手中仍牢牢掌握朝政大权,嘉庆皇帝倒也聪明,事事恭谨、处处小心,将个“儿皇帝”做的不亦乐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春节的喜庆尚未褪去,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于养心殿,由此开启了嘉庆王朝时代。

乾隆最后传位给几阿哥(嘉庆为何不计夺嫡前嫌)(1)

对于皇位继承,乾隆皇帝原本寄希望于嫡长子永琏,奈何永琏九岁早夭;而后乾隆皇帝又将目光转向孝贤纯皇后所生的第二位嫡子永琮,或许命运就是这样,永琮不到两岁,患天花恶疾,不幸夭亡。在两子早夭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 孝贤纯皇后再也承受不住打击,在随乾隆皇帝南巡的途中,不幸崩逝。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皇后崩逝以后,被乾隆皇帝委派迎丧的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为没有表现对嫡母的悲痛之情,而被皇帝公开训斥并明确了他们将永远失去继承皇位的机会。

乾隆最后传位给几阿哥(嘉庆为何不计夺嫡前嫌)(2)

虽然这是乾隆皇帝在失去爱妻以后的失控表现,但皇储定夺仅在皇帝一人手中掌握,不管为何,皇长子和皇三子从此断绝了继承皇位的可能。“立嫡”不成、“立长”无望,乾隆皇帝只能依照“立贤”标准选择皇储人选。诸皇子中的最贤者皇五子永琪又出现在乾隆皇帝的考察范围内,奈何世事无常,永琪年仅26岁便因附骨蛆恶疾,不幸薨逝。乾隆皇帝一度惶恐,数年不再提及皇储之事。

乾隆三十八年,已经63岁的乾隆皇帝不得不面对皇储的抉择,排除众多不可能后,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再次成为乾隆皇帝的备选皇储。当时永瑆和永琰对于皇位的争夺虽然不及康熙朝晚期的“九王夺嫡”事件那般冷血残酷,但也是心机手段,你来我往。两兄弟之间因为皇位的争夺有没有结下仇恨,不好说,但肯定会有严格的隔阂。综合权衡之下,乾隆皇帝选择了各方面都出色但却都还算过得去的皇十五子永琰。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禅位于永琰,是为嘉庆皇帝。

乾隆最后传位给几阿哥(嘉庆为何不计夺嫡前嫌)(3)

嘉庆皇帝虽然在乾隆皇帝在世期间并未掌握朝政大权,所以也就并未对昔日的政敌永瑆施以报复。但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以后,嘉庆皇帝得以亲政,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清皇帝以后,为何非但没有报复永瑆,反而将其委以重任、大权,任命为领班军机大臣呢?注意,永瑆是雍正皇帝创设军机处以来,首位领班军机的亲王。

军机处说到底虽然仅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特设机构,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秘书处,但因其时刻伴随御前,是群臣和皇帝之间的传承部门,而且军机大臣多为位高权重者担任,所以军机大臣的威望和权势一度高过任何官职。所以为了皇权集中和便于掌控,避免出现结党营私而对皇权产生威胁,一般不会让皇室宗亲参与其中。那么,嘉庆皇帝将昔日和自己争夺皇位的劲敌永瑆命为领班军机大臣,用意何在呢?

乾隆最后传位给几阿哥(嘉庆为何不计夺嫡前嫌)(4)

首先,从嘉庆皇帝掌握实权以后,对付福康安后代和和珅等人的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心胸宽广、豁达贤明的大度帝王,所以对待政敌不排斥反而重用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此。具体原因,小编认为有以下几点:

1、乾隆皇帝驾崩以后,嘉庆皇帝虽然得以亲政,但在和珅及其党羽对朝政的严密掌控下,嘉庆皇帝立足未闻,尚未真正掌握军政大权。当时嘉庆皇帝面对的主要矛盾便是和权臣和珅之间的君臣较量,而并非皇室兄弟之间的夺嫡仇恨。雍正皇帝创设的“秘密立储”虽然从表面上杜绝了皇子之间的手足相残和同室操戈,自康熙朝后再未出现过“九王夺嫡”般冷酷无情的夺嫡惨事,但“秘密立储”制度却也因为“秘密”缘由,让被立为皇储的皇子无法结交大臣,培植自身党羽势力,以至于登基初始无法迅速、牢固的掌握朝政大权。

嘉庆皇帝虽然已经登基四年,但乾隆皇帝对皇权毫不丢松,嘉庆皇帝身边并未形成足够的朝野势力,面对势力遍布京城内外,权倾朝野数十年的和珅,嘉庆皇帝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可能的增强自身实力。永瑆能够在乾隆朝晚期成为皇位继承呼声较高的皇子,说明其政治影响力之大和朝中支持者之多。拉拢永瑆,让皇室兄弟占据领班军机这个关键位置,并以此举影响和拉拢更多人,就是嘉庆皇帝直面和珅的第一步。所以,嘉庆皇帝之所以将政敌永瑆放在领班军机的关键位置,实际是出于对当时政治局面和朝野状态的理性考虑。

乾隆最后传位给几阿哥(嘉庆为何不计夺嫡前嫌)(5)

2、虽然嘉庆皇帝被选立为皇储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饱受后世诟病,但正因为乾隆皇帝的提前禅位,让嘉庆皇帝成为清朝继承皇位最合法、最顺当、最令人信服的帝王。纵观满清一朝,嘉庆皇帝虽然被迫做了四年的“儿皇帝”,但在继承皇位和皇权过渡方面,他是最幸福的。所以,嘉庆皇帝并不担心自己的皇室兄弟会有篡逆夺位或者恃权而骄的情况出现。在乾隆皇帝长达四年的保驾护航下,剩余皇子对皇位争夺的韧劲和希望早已经消失殆尽,嘉庆皇帝正是有了这个自信才敢于将永瑆放在如此显赫的位置。

3、在乾隆皇帝长达数十年的宠信下,和珅党羽势力遍布朝野各个角落,嘉庆皇帝既然有心除掉和珅,就会对朝臣加以分辨和排斥,甚至会对前朝旧臣全部抱以怀疑的态度。既然对当前的朝臣和军机大臣猜忌,嘉庆皇帝势必会重新选择决策层的组成。而永瑆之所以被乾隆皇帝寄予厚望而又未将其立为皇储,只是因为工于诗书,文治见长的他并未遗传满洲骑射俱佳的优点而已。军机大臣本就不用骑射,以永瑆的文治修为和朝中威望,领班军机绰绰有余!嘉庆皇帝深知永瑆长处,对其的重用也是人尽其才的爱贤之举。

乾隆最后传位给几阿哥(嘉庆为何不计夺嫡前嫌)(6)

永瑆虽然在嘉庆皇帝立足未稳时被委以重任,但在嘉庆皇帝除掉和珅,掌控住朝政大权以后,便开始逐步削减永瑆的权力。罢总理吏部、罢总理户部,直至罢军机处行走。嘉庆皇帝在利用完永瑆以后,将“无情最是帝王家”演绎的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