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初识王小鹿

对王小鹿的最初印象是一次偶遇的录音,这原本很平常的录音,却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十大高音歌唱家(如风的歌者青年歌唱家王小鹿印象)(1)

初见王小鹿,文静中透着活泼、灵秀里藏着聪颖。其人非常随和、温婉、内敛,一交谈就有一见如故之感。接触多了,就发现她总能给别人带来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那天,笔者一个久不相见的朋友来到西安。朋友是词作家,和王小鹿也是很要好的朋友。朋友刚到西安就提出录音,而作曲家恰好外出旅行了。于是,就把笔者叫过去客串一下监棚。见面时,词作家朋友说当晚要录不少小样,笫二天就要发出去。他接着介绍,歌手叫王小鹿,是位很有实力的青年歌唱家,是他创作中自信的源泉。他还说王小鹿识谱能力特别强,录起来也特别快,像风一样。”

录音从晚上8点半开始,一直录到凌晨一点。一共录了11首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一首美声、6首民族、4首通俗。笔者带着满腹的怀疑问词作家朋友:“都是新歌?一个歌手? 这得录到几点呀? 质量有保障吗?” 朋友笑了笑说:“放心,录到几点不好说,但今晚肯定录完。没办法,时间太紧迫了,只能辛苦辛苦她了。小样嘛,也不敢有太高的质量追求,应该不会差。”

录第一首《赣江悠悠水长流》,是一首江西民歌风格的作品。王小鹿拿起谱子试唱了一遍,跟朋友沟通了一下就跟伴奏录了。从准备到录完不到30 分钟,几乎一气呵成。录完,她自己听了一遍,补录了几处她自己觉得不太满意的地方。之后是越录越快,她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认真的一首接一首耐心的录完了全部作品。且不说唱得有多好,就其不断的切换情绪,切换唱法,并且顷利完成录音,就已经让我很惊叹了。词作家朋友说:“我特别喜欢小鹿的声音,她的声音干净、通透、收放自如。不像有些歌手声音是憋着出来,甚至还带有比较严重的鼻腔不通。”

事实上,王小鹿扎实的基本功,不仅仅表现在声音的持久上,更表现在现场对原创新作的识谱、演唱和诠释上。可以说她对新作品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在处理新作时得心应手。

当天的录音,无不例外是先跟一遍伴奏,再录一遍,基本就是两遍完成。中间偶有唱错,停下来再接。即便是如此快节奏的录音,王小鹿录出的小样也都能够比较准确的表现作品的艺术内涵。从这些作品报送征歌之后的比赛结果,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那天录的11首歌曲,在三个不同的征歌活动中有6首获奖。这么高的获奖率,除了作品本身具有较高水准,更与王小鹿的倾情演唱录制出较高质量的小样有莫大的关系。

也正因为王小鹿“录音快如风”, 词作家朋友经常称小鹿为“如风的歌者”。这“快”,其实更源自于王小鹿极强的音乐敏锐感。新作品一拿到手,她脑子就能飞速地作出反应,形成演唱思路。如有作品的词曲作家稍稍讲一下创作意图,王小鹿就马上明白词曲作家需要的感觉,直是心领神会。

中篇:思辨的歌者

王小鹿常说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音乐人。她从14 岁开始就跟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卢俊丹副教授学习声乐。上高中后,她又跟随西安音乐学院孟小师教授学习,最终顺利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阶段主要跟随郭守君老师学习,毕业后去了一家民办大学工作。工作了一段时间,她觉得还是不甘心,就找到了西安音乐学院张宁佳教授学习,最终考上了研究生。

十大高音歌唱家(如风的歌者青年歌唱家王小鹿印象)(2)

考上研究生后,王小鹿如鱼得水。张宁佳教授“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教学方法,使她在歌唱方法和技巧上得到质的提升的同时,还悟出了“潜心感悟,以声传情,用情感人”的歌唱理念。王小鹿说,她不仅从张教授那里获得歌唱的技巧、演唱的理论知识,更是老师培养了她的艺术情操。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今天这样一个基本功扎实、音乐悟性极强的为理想、为歌唱事业而不断奋斗的歌者王小鹿吧。 王小鹿说,在她研究生学习期间,有人评价她歌唱时说是“声音还可以”。作为一名歌者,这种评判深深刺痛了她的神经。与其说是一种夸奖,不如说是一种委婉的严厉批评。王小鹿认为“声音还可以” ,是别人是考虑自己的自尊心才找出个这么个优点来的。她每天都提醒自己:绝对不能成为老师的残次品,更不能让学校和老师失望。从此,她加倍努力,付出了别人没有付出的艰辛。

在音乐艺术学习的道路上,光靠勤奋努力,效果并不明显,关健还得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王小鹿想,既然人家说自己“声音还可以”,那就说明别的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那具体都有哪些方面呢? 又如何去解决呢? 王小鹿把毕业论文定为《民族声乐演唱不仅仅需安好声音》,通过研究、探索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她花了一年的时间,翻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许多专家。在张宁佳教授的指导下,她洋洋洒洒写了20000多字的初稿。王小鹿这论文基本上就是针对她自己的“缺点”做了一个系统的剖析,并试图从中找到破解之法。她说这个过程不仅仅让自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使得顺利毕业,更让自己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研究式学习”。

王小鹿曾开玩笑地对笔者说,她可能是西安年录新歌最多的歌手,几乎每个月都有那么两三次录音,一录就是五六首以上,有时候一天要跑好几个地方去录。

确确实实,一口气录上三、四首歌曲甚至多达10余首新歌,真是非常的辛苦。但是王小鹿从来都不计较这些,总是担心自己的演唱不够好,从而影响作品质量。她总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唱得更好,表达得更准确,演绎得更丰满。事实上,是她高强度的录音锤炼了并印证了她扎实的理论功底。王小鹿说,张宁佳教授曾指出她唱歌只是唱条件,而不懂得歌曲中轻重,以致所有的音都是很重的出来。其实很多可以加入语气,用心用气声来唱,给歌曲加入色彩。

王小鹿说,她以前总是似懂非懂,只有真正的在录音棚里不断的录音,再不断的听自己的录音,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以前,老师很准确地找到了她演唱的问题,但是自己却没法真正的明白,现在通过不断的录音,才真正体会到了。在录音中,王小鹿逐渐的把老师教给她的方法运用进去,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下篇:用心去歌唱

“我自己也知道我自身的条件有限,但是我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却不因条件所限。也许我这辈子都成不了明星,但我这辈子注定为音乐而生。一辈子都要用我最诚挚的心灵去歌唱,为了内心深处对音乐美的体味而唱。”

十大高音歌唱家(如风的歌者青年歌唱家王小鹿印象)(3)

“歌词的创作者抒发的是词家的感情,曲谱创作者抒发的是曲家的感情,而作为歌曲的演唱者也应该抒发歌者的感情,只有词曲唱三种感情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演绎出真正的作品内涵。”

这就是王小鹿,一个用心去歌唱的执着歌者。

王小鹿还曾经写道: “歌者用以表现作品情感最主要的工具就是歌声,歌声也是歌者演唱中最主要情绪的载体,因比应该化声为情。只有演唱者内心的感情饱满,才能调动声音的情感,促进声音对情绪的演绎。在声音的带动下,进一步激发内心的情感,从而渲染听者的情感,最终实现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作为歌者,我应该努力做到化声为情,以情动声,声动而情生。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但你不努力,永远也没有机会成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但你不用心,即使机会来临你也无法把握。只有把自己全身融入到音乐的创作中,你才有可能演唱出最好的作品。我应该更加用心投入,更加用心感悟,更加用心演唱,以传统音乐为根基,汲取民族音乐的精华,用现代元素来诠释,吸收流行音乐的风潮,紧紧把握时代音乐的脉搏,演唱出更有魅力的音乐作品。”

多么精辟的人生和艺术感悟。

王小鹿声音甜美、透亮,演唱风格多样,无论是大气磅礴的颂歌,深情抒展的民歌,亲切动人的民通等均能表达自如。湖南词作家李黾、作曲家曾国盛合作的《月满莲塘》,是一首词曲都很优美的作品。王小鹿在演唱《月满莲塘》时,根据歌曲意境,用清纯甜美的歌声,很好地诠释了月夜莲塘的恬静,阿妹的羞涩娇媚,对美好爱情的憧憬。歌曲经虾米、网易云、QQ、酷狗、原创音乐基地等音乐平台推出,受到广大专家、听众的一致好评和喜爱。

小鹿就是小鹿,像一匹永远向前奔跑的梅花鹿,不断的不断的汲取歌唱的营养,不断的在劳累和艰辛中收获快乐。

十大高音歌唱家(如风的歌者青年歌唱家王小鹿印象)(4)

演唱音乐,精彩人生。让我们在乐声中起航,追寻音乐的梦想。用心感悟每一句歌词,用心演绎每一组音符。这也应是王小鹿矢志不渝的歌唱灵魂。王小鹿经常受邀于各类大型演出担任独唱演员。参加国内各类声乐比赛,取得了陕西音乐奖民族唱法一等奖等奖项,演唱的《望丝路》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奖。为电影《苗岭霓裳》和《山丹丹花开》演唱主题曲和插曲。《歌曲》(2016年02期)、《音乐大观》(2014年08期)等音乐刊物作为封面人物进行重点推介。

真心祝愿已经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西安歌舞剧院独唱演员的王小鹿,永远都是“如风的歌者”。 不仅仅是“速度如风”,更是“温婉如风、淡雅如风、回韵如风”,用她甜美的声音赋予歌唱作品“思想如风”, 从而她的歌唱生命永远都“青春如风”。(祁越 郦无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