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倡廉日益严格的现在,形容一个廉洁奉公的官员我们常说他“两袖清风”。字面上看,指的就是两个袖子除了清风以外什么都没有,那为什么引义会是为官清廉克己奉公呢?

两袖清风是什么?(为什么常用两袖清风)(1)

说起这个典故就要说到一个人,正是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于谦。于谦是明朝名臣,他还是一位民族英雄。在为官之道上,他也可以说是臣子的楷模。为人刚直不阿,再大的诱惑再大的威胁也不能污他清白。他曾有诗云:

两袖清风是什么?(为什么常用两袖清风)(2)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相传于谦写这首诗时只有12岁,但是他的浩然正气已经可以从诗中一览无遗。事实上他以后也是这么做的,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不会与心术不正的人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于谦就是两袖清风的故事来源。

两袖清风是什么?(为什么常用两袖清风)(3)

明正统年间,当时的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想尽办法从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特产”,用来献给皇帝或者朝中权贵,这种歪风邪气在当时非常流行。当时有一个宦官叫做王振,他权倾朝野引来了很多人的嫉妒,但是更多的还是讨好。他经常以权谋私,各地的官员也抓住这个机会讨好他,希望能替自己“美言”几句。

两袖清风是什么?(为什么常用两袖清风)(4)

然而于谦进朝从来不带礼物,这种本应该是正常行为的举动,看起来却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的同僚就劝他:“你虽然不带金宝,不攀附权贵,但也应该带些土特产送点人情啊!”而于谦则不以为然,他笑着举起两袖风趣的说:“带有清风”!这一下那些阿谀奉承的官员都脸红的说不出话,只有清廉的于谦心安理得的去朝见。

两袖清风是什么?(为什么常用两袖清风)(5)

现在“两袖清风”就比喻为官清廉,不会贪赃枉法,对于自身有着高标准和严要求。作为清官的代名词,也是高尚品格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