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启方(台湾)

说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什么?说曹操曹操到(1)

“说曹操,曹操到”,是一句相当流行的俗语,它的意思或许是在形容曹操的耳目众多,动作迅无所不在,因此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你我面前,是必须要小心“提防”的人。生肖属羊的曹操(公元155—220年)已经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人物了,<三国演义>把他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那句“宁教天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塑造了戏剧中阴狠残酷、不仁无义、脸白心黑的奸臣形象。乔玄在曹操年少时就当面指称他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识鉴之精,令人赞叹。

说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什么?说曹操曹操到(2)

说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什么?说曹操曹操到(3)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说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什么?说曹操曹操到(4)

曹操中年时曾立下志愿,“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没想到风云际会,“偶然”地封了侯拜了相,便不愿放下权位,理由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即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后来又很快蹿升为“魏公”“魏王”,心态上也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以报答汉朝“三世厚恩”,转变为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既然已讲清楚说明白了,因此他死后9个月,儿子曹丕就把汉献帝拉下来,自己当了皇帝,哪里还管他厚恩不厚恩的!不过曹操的心愿只实现了一半,他被尊为 “国父”了,儿子曹丕却偏偏只尊他为“武”帝。根据<谥发>,“武”比“文”略逊一筹,而且有“博闻而无德,不得为文”的说法。曹操想当年“文”王的心情,连儿子都认为不切实际,他能不遗憾九泉乎!

说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什么?说曹操曹操到(5)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说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什么?说曹操曹操到(6)

曹操当权时,曾经两次下令求才,“唯才是举”,却并不要求德行。于是把东汉以来将近两百年好不容易重整的道德观念完全破坏了。这么样得来的

“人才”,司马懿就是个中翘楚;司马懿的为人,史传上是“猜忌多权变”“有狼顾之相”,看来 与曹操的心性是差不多的。曹操梦见“三马食槽”的景象,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然而曹丕对司马懿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就更名目张胆地表露了“天下皆知”的篡夺之心;司马昭死后4个月,儿子司马炎就老不客气地取代了曹魏。祖孙三代,轻易地就把曹操30年辛苦经营的“槽”给吞掉了。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说曹操曹操就到下一句是什么?说曹操曹操到(7)

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