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我们充分开发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云平台等新理念、新技术,考虑电厂实际和当前互联网 的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创新......”大唐泰州热电公司(以下称“大唐泰电”)操作人员指着大屏幕向记者介绍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智慧电厂管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智慧电厂管理(智慧电厂的智能之路)

智慧电厂管理

来源:新华网

“我们充分开发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云平台等新理念、新技术,考虑电厂实际和当前互联网 的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创新......”大唐泰州热电公司(以下称“大唐泰电”)操作人员指着大屏幕向记者介绍到。

大唐泰电虽然 “年纪小”,但却是一家有着“大智慧”的现代化电厂。据了解,大唐泰电作为智慧型电厂,在投入商业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打造出具有“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5大功能,这为当前国内电厂的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然而,创建一座现代化的智慧电厂并非易事。“由于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范本,智慧电厂到底是什么样,谁都不知道,这一切都源自我们心中的构想。”大唐泰电总经理王丙化坦言。

颠覆:从“人防”到“技防”的变革

大唐泰电实现从复杂到直观的简化。“通过‘大唐姜堰’手机APP扫描设备二维码,就可以调取设备信息,这使信息集成度更高,查询方式更便捷。”在生产厂区内,大唐泰电党委书记魏治俊拿着手机讲到,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可以直接进行缺陷登记、巡检记录,这帮助运行人员直观分析故障和设备隐患的实时监管。

记者了解到,基于互联网 的生产管理系统通过移动手机技术实现控制和提醒,所有智慧电厂的功能在手机APP中都有穿插和实现。利用手机APP可以进行任务流程审批、人员定位、缺陷登记、巡检数据记录等等。

大唐泰电通过对互联网 的应用,形成系统对人员位置、重点设备及敏感区域的监控实时提示。在集中控制室内记者看到,大屏幕中显示着三维虚拟电厂图,图像中清晰显示绿色与红色定位标签。 “在三维图上我们可以设定工作区域并对工作区域进行授权,当非授权人员进入后,通过红色的定位标签实时显示越权人员,系统同时对越权人员进行手机震动提示,提醒该人员离开。”王丙化解释到。

他认为,互联网 的应用让电厂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变革。既降低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又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本质安全,实现有效管控。

艰辛:命途多舛的“智慧”工程

大唐泰电作为智慧电厂,从筹划的那一刻起,就业内备受关注,但也注定了它不平凡的成长之路。

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难,王丙化颇为感慨,在他看来,大唐泰电的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但是他们从没有放弃自己执着的目标和追求。

2013年2月大唐泰电挂牌成立。同年6 月,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明确天然气价格从2.2元/立方米上调至3.3元/立方米,涨幅近50%。按当时气价、电价测算,项目预期收益率达不到大唐集团公司许可开工的门槛值,项目建设未获批准。“那时不知道项目什么时候才能开工,我们招聘了60位应届毕业生,他们怀着一腔热血想把电厂建好,但项目的停工让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选择了离开。”王丙化紧锁着眉头对记者说。

当时,除了人才的流失,还有更要紧的事困扰着王丙化,那就是留下来的人,他们的工资从哪来。“项目停工期间,公司没有款项入账,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下来了,只能将员工向兄弟单位分流,让兄弟单位帮忙代发工资。”王丙化笑着说到,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除了员工的工资我们没有钱发放,就连像样的办公地点也没有,不得不去租一家已经废弃的学校当作办公楼,在院子里搭个简易棚子就能做饭,我也曾经在那里炒过菜。

苦心人,终不负。

时间到了2015年下半年,经过两次调整后,天然气价格下降至2.16元/每立方米,大唐泰电已经有了开工建设的条件。次年4月,大唐集团公司批复大唐泰电开工建设。从2013年6月核准,到2017年开工建设,王丙化和他的“创业团队”等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项目虽然可以开工,但阻碍仍然还在。由于工程缓建时间较长,核准手续过期,倒送电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比原定节点计划晚了两个月。这也就意味着,这座没有建成的电厂面临无法并入电网的窘境。

“公司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协调省网公司,另一方面不等不靠,以空间换时间,利用施工电源逐项开展400V设备的调试工作,尽最大努力把滞后的进度赶回来。”王丙化说。

坚定信念、顽强不屈的精神,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勇往直前……

2017年3月27日,倒送电工作得以安全顺利进行。他坦言,从大唐泰电设计规划到项目批复再到建成运营,这不仅得益于公司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更要感谢各级领导单位的支持,在紧要关头帮助项目渡过难关。

伴随着大唐泰电2×200MW机组的竣工投产,大唐泰电智慧电厂将全面开启“智慧”引领之路。

在魏治俊看来,将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等运用到电力生产领域,实现电厂由数字化到智慧化、由人工决策到类机器的决策,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传统电力企业自我变革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