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所在的南方可以说是阴雨连绵,下了大半个月的雨,潮湿不已。

这种天气里,许多人都会感觉周身不适,去拔个火罐,似乎就能让身体轻松许多。

不止在南方,“拔火罐”还是许多北方澡堂子的“标配”,洗完热气腾腾的澡,再趴那儿拔个火罐,别提多舒服~

如何在拔罐的时候判断体内湿气重(拔火罐拔出来的真的是)(1)

而这拔火罐,也有许多民间说法,比如“拔完火罐以后的印子,颜色越深,说明身体湿气大、毒素多!”、“罐子上的小水珠越多,拔出的湿气也越多,起了水疱说明湿气重!”

真有这么回事儿吗?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这事儿~

罐印、水疱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拔火罐常常会在皮肤留下罐印,偶尔还可能出现水疱、血疱等症状。

我们皮肤中的真皮结构里密布着毛细血管,当有负压作用于皮肤上时,毛细血管内外产生了压力差,毛细血管便会扩张,这时皮肤表现为潮红。

而如果负压过强,毛细血管便会发生破裂出血。血红蛋白渗入真皮,我们便会在皮肤上看到鲜红到紫黑的罐印。

同样是拔罐,为什么罐印有深有浅呢?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罐里的负压的大小。

说白了,拔火罐的印子深浅不一,主要还是操作者手法差异等因素,影响了罐内负压大小导致的

而产生水疱,通常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罐体过热导致的皮肤灼伤,

一个是留罐时间过长,负压使局部组织液漏出过多,便会在皮肤上出现水疱。

如有灼伤,应使用烫伤药物治疗。直径较小或散在的非灼伤水疱,可以不用处理,但如果水疱过大、水疱过多,还是应该去医院抽出疱液,做消毒处理。

拔火罐究竟能不能“祛湿气”?

其实,所谓罐印、水疱,跟湿气一点儿也扯不上关系,正统中医中,拔火罐也并非用于治疗“湿气”。

拔火罐是一种中医的传统疗法,古称“角法”。是以杯罐作为工具,借燃烧的火焰排除掉容器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容器吸附于皮肤,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治疗效果。

拔火罐治疗的科学原理目前也有一些假说,比如:

但目前仍未有相关论证,因此,拔火罐到了现代,大多是作为一种保健方式。在医学上多作为“替代疗法”使用。

(所谓替代疗法,就是基于历史和文化传统产生的,而并非经过科学方法验证其有效性的治疗方法。)

拔火罐的风险与禁忌

拔火罐通常是比较安全的。不过,因为要用到明火,偶尔也有灼伤或者烧伤的案例见之于媒体。

此外,即使是严格操作的拔罐,也可能导致皮肤的损伤,比如起水疱等情况。水疱破裂后如处理不当容易继发局部皮肤的感染。

因此,如果日常想要做拔火罐保健,最好还是去操作严谨的地方,比如正规中医诊所,正规医院等。

孕妇、年老体弱以及心脏病患者、皮肤病患者,有凝血障碍的人应尽量避免拔罐。

今后,可别再被一些师傅忽悠啦

拔罐可不能“祛湿”

记得给小编点赞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