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之争,引发了大家对于高校简称的关注,大学简称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个名字那么简单。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品牌效应,北大青鸟、科大讯飞、清华紫光。

南京大学没被拆分之前有多厉害(由南大之争说起)(1)

南京大学

其实大学简称本就是人们长期的习惯叫法,私下里怎么叫都行,如果有人质疑不接受反驳。但是“南大”之争的焦点在于南京大学章程里已有简称“南大”字样,之后南昌大学校歌虽有“巍巍昌大宏规启”,但这丝毫不影响将“南大”写进南昌大学章程里。大学章程虽最终都得到教育部备案,但是部属高校是教育部核准,而地方院校的核准权则在所属省教育厅。两所“南大”将简称争议提到了教育部那里,最后处理结果为:自行商议。

南京大学没被拆分之前有多厉害(由南大之争说起)(2)

南大之争

由于高等教育法并未对高校简称作出规定,所以高校的简称既符合长久的使用习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大学章程里对于中文简称做了规定的高校并不多,许多高校甚至名校都未做说明,比如清华大学未提简称(但清华之名无人争,实力压倒性优势)。但中国高校简称尚无规律可循,比如四川大学简称“川大”而不是“四大”,有的朋友会说四川省的简称是“川”,那为何天津大学不是“津大”而是“天大”,北京大学简称是“北大”而不是“京大”。江苏大学如何简称?江大有江南大学江汉大学,苏大有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表示“江师”(僵尸)这个名字还是不要了,我叫江苏师大,江西师范大学表示我叫“江西师大”。

南京大学没被拆分之前有多厉害(由南大之争说起)(3)

江苏师大:简称短了说不出口

为什么要用简称?全名是四个字的大学简称都尽量用两个字,比如南开大学(南开)、河海大学(河海)、厦门大学(厦大),名字为六个字及以上的也得尽可能用两三个字,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除了短还要听起来大气,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大)、中山大学(中大)。假如没有简称有的大学读起来是真费劲,比如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沙大),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UIC,中文简称也很长干脆不要了)。

南京大学没被拆分之前有多厉害(由南大之争说起)(4)

沙大:不简称记不住

大学校名和人名不同,人名一般情况下你叫啥都行,但是大学校名具有唯一性,不允许有重名。但大学简称并不是一个正规的称呼,是为了人们口头语言方便而使用的一种称呼,目前《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都未具体规定高校简称的具体做法。单纯地以高校成立早晚(校史混乱)或实力高低(不同类型难以比较)来判断简称归属都有不合理的地方,那么像“南大”这种一个简称两所高校写进各自章程,两个章程到底有没有高低之分?以哪个为准?

南京大学没被拆分之前有多厉害(由南大之争说起)(5)

南昌大学

相关法律专家说:高校章程都是一种在高等教育立法体系之外对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规范性文件,“所以本身并不是法律,我们很多人把它叫做准立法或准法律。”照目前看来,大学简称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想简称啥,全凭自觉,即使写进章程也不是说这个简称归属就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