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本草纲目》健身舞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春运时间的火车票。但我要说的是《本草纲目》真正的起源。这背后有着李时珍大师多年的心血与汗水。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1)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南京出版了一部集我国药物医学之大成的《本草纲目》。七年后,这部书经江西翻刻再次出版,很快就风行全国。三年后此书传入日本朝鲜,不久,又被翻译成拉丁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世界各地,被西方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这部名扬国内外的科学著作,出自于医生出身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之手。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2)

李时珍,(公元1518年)生于蕲州(今湖北蕲春)东门外的瓦哨坝村。他家世代行医,父亲李言闻医术高明,曾著有《医学

八脉法》、《四诊发明》等医学专著。李时珍天赋聪明,14岁考中了秀才,但此后连续三次进首参加乡试,全都不第而归。仕宦之路不通,便在家跟父亲学医。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3)

重要,但药学也同样重要,仅有良医,

李时珍认为,医术重要,但药学也同样重要。仅有良医,却无良药,同样治不好病。

于是在钻研医术的同时,花很大气力来研究药物。他在后园建立了一个小药圃,试种各种药材。那时的药学书,有汉代留下来的《神农本草经》、南朝的《本草经集〉、唐朝的《新修本草》和宋代的《证类本草》李时珍在实践中深人探究,发现前人这些“本草”书的内容、品类不全,许多药物没有记载,而且分类杂乱。更严重的是说明有误,这不但起不到医病的效果,反而会因为误用而将病人毒死。因此,李时珍决心要把古代传下来的“本草”,重新修补增订,编写出一本新的、可靠的《本草》书来。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4)

他把这个打算对父亲说了。老医生苦笑说:“你看得太容易了,编这样一部药学书,要把全国所有的药物重新查访过,一样一样地来鉴定,那要花多少人力和财力?除了朝廷外谁有那么大的力量?”

李时珍听了很失望,但他重编“本草”的决心并未动摇。他开始自己搜集资料,把遇到的一些药物特点、功效都记录下来,作将来编书的准备。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5)

后来在武昌的楚王朱英检的儿子病了,把李时珍叫去给治病。李时珍把他儿子的病给治好了,朱英检夫妇很高兴,于是答应了李时珍的要求,把他介绍到太医院当了个正八品的御医,分配在御药房供职。

御药房里保存着全国各地和外国进贡来的许多药品,还有很多藏书。李时珍在完成了分派给他的工作之后,就钻进药库里,看呀、摸呀、嗅呀,还要用牙咬下一小块,品一品滋味,然后就记录下来。李时珍把全部药材考查完了,就如饥似渴地看书、抄书。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6)

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了将近一年,把那里的藏药和藏书都考察完了。他觉得再呆在这里已无必要,正赶上来了家信,说他父亲病重,要他回去。他便趁机辞了官,急忙奔回家中,但他父亲却已病故了,临死时还向儿媳打听李时珍编“本草”的情形。李时珍十分悲痛,觉得辜负了老父的期望,但他的决心更坚定了。

李时珍要养家糊口,便又开起诊所来,让儿子建方跟他学医,又招收了两个徒弟。诊病的余暇,就整理已经搜集到的药方和资料。在整理资料的同时,他特别注意去观察、分析和研究,如发现以前的说法不对,便给以纠正。比如:《证类本草》里有两种植物,一种叫白南星,一种叫虎草。李时珍经过仔细对照比较之后,发现是一物二名。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7)

李时珍白天诊病,晚上修“本草”。手头资料用完了。他跟妻子商量,留下儿子和一个徒弟应诊,自己带着徒弟庞宪,外出采药。师徒二人风餐露宿,踏上寻药的道路。因为大多数药材都生长在深山里,这样就倍加辛苦。他俩走遍了湖广、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高山峻岭,涉过大江和湘、赣、汉、桐等河流。有时钱用完了,使回家来行医,待积攒了些路费,就再出去寻药。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8)

寒来暑往,李时珍的头发渐渐白了,腰也开始佝偻,但他的决心毫不动摇,仍然和徒弟继续在全国各处考察、研究。有一天,师徒二人来到武当山。这山是天下名山之一,从山脚望去,峰峦叠嶂,树木葱郁。李时珍非常高兴,认为在这山里定可采到珍贵的药材。可是等到进了山口,却见路边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碑上刻着“御批”二字。李时珍走过去又细看碑文,不由得大为失望。因为碑文上写着此山皇帝降旨,山上的一草一木,任何人不能砍伐采折,违者交由地方官予以惩处。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9)

李时珍回头想走,但又舍不得入宝山而空手回去。于是他就带着徒弟从小路钻进山去。山里果然有许多珍奇的药物,他们采了很多,正采得高兴,被巡山的道士发现了。师徒被带到山上紫霄宫,见了住持。开始住持要把他二人送到官府,后来听说李时珍把要编“本草”济世救人的事说了,大为感动。不但把他们采的药还给他们,还把后山生长的一些特殊草药让道士采来,送给李时珍,以助他早日编成“本草”。临走还赠送给李时珍50两银子,让他们做路费。

李时珍在山上住了一宿,第二天由道士送下山来,师徒二人又踏上了采药的路,继续向更远的山里走去…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10)

就这样,李时珍前后用了27年的时间,走了几千里的路程,向千百个农民、渔人、猎户、樵夫、和尚、道士和药农求教,参阅了800多部医学著作和古代书籍,经过三次较大的修改,并动员了他全家人一一儿子、孙子和徒弟们的力量,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载人药方11096个,插图1110幅。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11)

这是一部给人类造福的书。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凝结着李时珍的血汗。

至于今天的热舞为什么叫本草纲目,我就不知道了!您知道吗?

李时珍本草纲目失传(本草纲目和李时珍)(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