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郭德纲相声济公传(郭德纲济公传中李文龙休妻的)(1)

图片取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郭德纲说的长篇单口相声《济公传》中有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李文龙。他误中奸计,错认为自己的爱妻私通他人,犯了“七出”之罪,怒而休妻。济公扮作李文龙妻子的姥爷前去打抱不平,引导县官为李文龙妻子洗冤昭雪,惩罚了设下陷阱的卞虎。特别是卞虎娶亲,花轿抬回去个脏和尚那段让人忍俊不禁。那么,“七出”究竟是哪“七出”,同时还有个“三不去”又是什么呢?

自商周开始,中国的婚姻形式等已经逐渐开始发展,思想道德上对女性的束缚与禁锢也相应出现。其中“七出”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形式。

动画郭德纲相声济公传(郭德纲济公传中李文龙休妻的)(2)

图片取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在古代,男子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满意妻子,是可以将其送回娘家的,这就叫做“出妻”,也被称为“反马”、“休妻”。而“七出”就是古代丈夫抛弃妻子的七条主要理由。

“无子”出妻。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封建宗法社会中,能不能传宗接代被看作家庭当中的头等大事,于是不能生育孩子成为“出妻”的一条理由是理所当然的。当时,由于男人的地位明显高于女性,所以只要不能生孩子,基本上都是妻子的问题,所以拿妻子开刀也就顺理成章了。《后汉书》中记载,汉明帝的太师桓荣到四十岁还没有孩子,他的学生何汤就主动替老师做主将师母送回娘家去了,之后还为桓荣物色了一位女子续弦。

“淫佚”出妻。淫佚就是妻子不守妇道,不守贞节,在婚内和丈夫以外的男子发生性关系。这种情况下,丈夫便可以“出妻”。特别是在宋明理学盛行时期,女子私通他人是大逆不道的举动,不但可能被休,而且面临礼教的残杀。当然,妻子不忠于婚姻,不忠于丈夫而出轨他人放在现在也是不道德的事情。不同的是现在和古代的解决方式不同,现在有法律的管束,人人平等。

动画郭德纲相声济公传(郭德纲济公传中李文龙休妻的)(3)

图片取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不顺父母”出妻。侍候公婆,是媳妇的本分,如果被认为没有做到这一点,妻子就是无德,是万不能留在家中的。孝顺长辈虽然是对的,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如果碰上挑剔的婆婆和丈夫,那这个女人就倒霉了。南宋大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结为夫妻后,感情很好,可是陆游的母亲偏偏看着唐婉不顺眼,逼着陆游将唐婉打发走了。七年后的沈园之中,陆游与唐婉偶遇,此时双方已经各自嫁娶,对既往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终于化作陆游笔下的《钗头凤》流传千古。

“口多言”出妻。古人认为,女子多话会导致亲戚关系不和,造成恶果。因此,多嘴多舌的女子被认为应该休弃。班昭的《女诫》中明确写明妇言一条,合乎标准的妇言才算与妇女的四德相符。

动画郭德纲相声济公传(郭德纲济公传中李文龙休妻的)(4)

图片取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盗窃”出妻。盗窃虽然不对,但是盗窃是盗窃,休妻是休妻,按现在的理解这两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而且在有的时候,有人故意放大问题,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当做是盗窃,小题大做而休妻。比如汉代时有个叫王吉的读书人,他的妻子看见邻居家的大枣树有几枝伸到自家院中,就顺手摘了几颗拿给王吉吃。王吉认为妻子这是盗窃行为,非得把她休了。最后还是邻居看不过去了,过来求情,王吉这才作罢。

“嫉妒”出妻。男人认为,女子的嫉妒心会严重的妨碍自己纳妾,阻碍自己宠幸她人,妨碍自己发泄爱慕染指其他女子的欲望,所以这一点也是不能容忍的,便成了休妻的一条理由。

“恶疾”出妻。妻子如果患有重病或者恶性传传染病,就不能主持饮食家务和对祖宗的祭祀,也就失去了作为家庭一员的价值,因此必须休掉。我认为这一条是最让人愤懑不平的。

动画郭德纲相声济公传(郭德纲济公传中李文龙休妻的)(5)

图片取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当然,除了上面说的“七出”,还有“三不去”。认为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男子是可以选择不休掉妻子的,也终于为残酷的礼教涂上了一点暖色。

“无所归”不去。如果娘家已经没有亲属在世,女子被休掉后将没有地方安身,丈夫可以不休掉妻子。

“与更三年丧”不去。意思是陪同丈夫一起为公婆守过三年丧期的妻子是可以不去的,表示丈夫不忘妻子的恩德。这似乎也是为了保全丈夫的脸面而规定的。

“先贫贱后富贵”不去。贫贱时期娶的妻子,在富贵之后是可以不去的,使丈夫不至于违反道德规范。

这“三不去”也只是说男子可以选择不休掉妻子,而并不是必须执行的条文规定。以此来看,古代礼教对女子的压迫还是非常令人动容的。

还想了解哪些历史小知识,欢迎留言关注。素水历史城将尽力搜寻整理。

参考《中国全史》

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