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知道鸡足山这个地方还是前些年看一部纪录片《千年菩提路》,里面有一集是专门介绍鸡足山的,才晓得鸡足山与佛教有极深的渊源,是除佛教四大名山外,排名第五的佛教圣地,是释迦摩尼大弟子迦叶尊者的道场,千百年来,香火连绵。后来陆续在《文化大观园》、《百年虚云》等纪录片和电视剧上看到有关鸡足山的介绍,也就想待机缘成熟一定去此拜山礼佛。

临近五一,本来计划回宜春的。锭杰说:节前要去趟昆明,帮个眼镜公司装套系统,顺便到眼镜批发城了解下我们想做的“快发”软件。虽未直说,但我已知其意,估计还得借此机会到云南各地走走,而鸡足山肯定是最想去的,果不其然,想法极为默契。不假思索,购票前往,带上继锋。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1)

昆明两天,第一天金马碧鸡吃过桥米线,晚上约上小果,翠湖品茗。第二天早游滇池,海鸥无处可觅,败兴而归。上午拜访客户完毕,下午即租车前往鸡足山。鸡足山离昆明大概 400来公里,属于大理宾川境内,因其山势顶耸西北,尾迤东南,前列三支,后伸一岭,形似鸡足而得名。出发前,并没有做详细攻略,正好拉上小果,他之前去过几回,做个向导。路上风光绮丽、彝族、苗族民居颇有特色(小果说是这两年当地旅游局刻意要求装饰的),到宾川地界,道路两旁目及所致皆种满果树,葡萄树居多,正值黄昏,夕阳西下,山间开车相当有感觉。到鸡足山已是晚上九点,找了个客栈,简单吃个晚餐。不是节假日,整个镇子人少,晚上显得格外安静,商量下没有出去逛的兴致,早早休息,准备第二天养好精神登山。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2)

或许真如大家说的,年龄大了,早上就睡不着 ? 想想也是,发现最近一年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天天微亮就醒了,能后就一骨碌爬起,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醒时,看继锋还在熟睡,就悄悄地撩开一角窗帘,外面天已泛白,看是否能见到日出? 遂起床出来走走。昨晚太晚,没有仔细看这民宿,半四合院式的建筑,坐落在半山腰上,客房居北朝南,共有四层,半木系结构;东边为厨房和餐厅,西边也是客房,正面为院子,可停车,前面还有一排回廊亭阁,假山流水,是饮茶休闲的好地方。下得楼来,院里无人,随处走走,好些盆景,花香鸟语,良辰美景,心情颇为舒畅。约摸半个钟头,逐渐有人出来,与老板闲聊,略知鸡足山一二,客栈离山门不远,如果步行登顶需六至七个小时,可开车到祝圣禅寺,再坐景区的摆渡车到虚云寺旁,能后步行两至三个钟可到金顶寺(也可坐缆车直接到达金顶)。鸡足山寺庙、殿庵众多,其中祝圣禅寺、放光寺、虚云寺、慧灯庵、迦叶殿、铜瓦殿及金顶寺最为有名,可逐一游览、参拜。老板说得兴起,顺便讲起了一些鸡足山的人文秩事,告诉我一定要去下虚云寺,说寺庙主持惟升和尚科班出身(佛学院),佛法高深、文采斐然、但举止怪异,争议较大,可以请本他写的书看看。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3)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4)

鸡足山镇上房子普通不高,高的也就三四层,因为地势因素,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看,都是一层层的,错落有致,多数是客栈和酒店。觉得好奇,商业用为什么不多建两层呢?都说现在鸡足山旅游火热,便问老板,老板如是问答:鸡足山人心里有个底,就是房子建筑绝不能高于山门。想想也是,在商业如此泛滥的今天,还是有些东西需要坚持、敬畏的,不能被利益所蒙蔽双眼。

早餐过后,收拾完毕,开车出来(老板介绍说祝圣寺旁有停车场,可停到那里,再选择是否坐缆车还是徒步登顶)。客栈转出大道,上坡200米左右,即是鸡足山山门,上有赵朴初题写的”灵山一会“四个大字,由此入门,就为鸡足山了。此处也是售票地点,山门上面建有好多道检票口,高高在上,横在路间,有专人把守,汽车和游人进入必须持票。像极了”要从此山过,留下过路钱”似的。如果去过很多地方,全国的名山大川,哪个不是这样就见怪不怪了。趁继锋买票之际,下车拍了几张山门牌坊照片。游人的确不多,一路上就我们一辆车在山间盘旋,山不陡峭、路况也好,只是弯路较多,道旁松柏参天,车在山中行驶,还是挺轻松的,偶尔有一两坐不大的寺庙隐于道旁树林中,未加停留,继续前行,大概半个来钟即看到停车场标识。猜想是到了祝圣禅寺,的确如此,汽车慢慢驶进时,”祝圣禅寺“便映入眼帘。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5)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6)

祝圣禅寺依山就势置于古木丛中,四周红墙绿树交相辉映。停车场在古寺上面,遂沿着院墙绕了一圈,到正门而入。首先是有一牌匾,介绍祝圣寺的由来和历史。祝圣寺原名迎祥寺,又名钵盂庵,是鸡足山一座庞大的建筑群,系虚云和尚亲自在国内外募化功德创建,清光绪赐名"护国祝圣寺",为十方丛林大刹。

门侧高大的墙壁上绘有《鸡足山全景图》,我们在此观看许久,发现鸡足山的确气势雄伟,寺庙密集,锭杰说这图是古代的鸡足山全景图?门前是半圆形池塘,即“放生池”,一泓清水,山光云影徘徊其间,煞是好看,免不得又是一阵拍照。拾级而上是庄严的天子宝殿,大门上悬挂“祝圣寺”贴金匾额。两侧哼哈二将,进门两旁有四大天王,中间神龛内供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后面是护法韦驮。礼拜弥勒佛,由此而进,既是一庭院,中间置有香炉,左为鼓楼,右为钟楼。可惜来的不是时候,听不到晨钟暮鼓的声音。庭院之上为大雄宝殿,殿顶飞檐斗拱,屋脊安有宝鼎,在檐口的正中,悬挂“饮光俨然”和“灵岳重辉”的贴金大匾,分别为孙中山和梁启超所题的,还悬有后来赵朴初所书的“大雄宝殿”大匾。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7)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8)

每次来到寺庙,对佛像、僧人、法器、经幡,服饰等都心生敬畏,实感庄严。虽说我佛慈悲宽容,但还是担心自己某个环节做错,有所冒犯,所以在敬香、礼佛的时候十分虔诚。这些年去了很多寺庙,也拍了很多相片,但有一点就是不敢随意拍佛像和僧人,到寺庙只是拍拍建筑和风景。大雄宝殿内中塑释迦牟尼像,左边双手合十者为阿难,右边拱手抱拳者为迦叶。绕殿一圈,殿内塑有姿态各异的五百罗汉,外加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在右壁)、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在左壁)和手持净瓶柳枝的南海观音菩萨(在背正中),左为龙女,右为善财童子,其余为十八罗汉。游人不多,自然双手合十,默念佛号。待绕完一圈,旁边一僧人的举止引起我的注意,只见他身着灰布僧袍、双肩背一黄色背包,一手持拐杖,一手举摄像机,精神矍铄,沿着殿内边走边拍。心生疑惑,不是说佛像不能拍照吗?不知哪里的勇气,突然好想请教下这位师傅,于是在殿外等候。过不一会,师傅从殿内出来,我便迎上前,口称”阿弥陀佛”,打了声招呼。便把内心的疑问和师傅说了下,师傅看了看我,笑了笑,道:若因缘具足,拍照是没有问题的,不要开闪光灯就可以了。寥寥数句,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看样子还是我等着相了。听师傅口音,像是香港人,一问的确如此,便简单聊了聊,此次特地来朝拜鸡足山,但也辗转几地,接下来要去华首门。不好意思过多打扰,便挥手告辞,心想,如果华首门再遇,必定要找师傅合影。也许心有所想,这一别,再无相遇。聚散本是常事,何况初次相识,所以也没有过多在意。在整理相片时,无意发现一张殿堂走廊的相片有师傅的一个侧影,也算因缘具足。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9)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10)

继续游览,大殿后面是藏经阁和方丈室,隔远看看,不得进入。走廊里几处贴有"念佛是谁,照顾话头"两句偈语,之前在别的寺庙也经常见,不解其意。起初以为是在寺庙不要大声喧哗,要明白念佛之人是谁(其实是在反问自己)。问锭杰,说:曾有查过这两句话的意思。所谓”念佛是谁”,是指念“阿弥陀佛”时,心生疑情,如此才能明心见性;而”照顾话头”,即照顾自己的觉性,如此一切诸佛、有情众生才从此中出。想起类似《金刚金》里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生性愚钝,也不知理解是否正确。其实也不必追究其具体的意思,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何况禅机深奥。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11)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12)

待拜完虚云长老舍利塔,在祝圣寺逗留的时间就有些长了。小果一再催促我们离开这里,说时间紧迫,还要爬山,后面还很多寺庙,今天只能走马观花似的看一遍。如果想真正的了解鸡足山寺庙的人文和历史,需在此待上几天,住在寺庙,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这是他第四次来鸡足山,前几次就是借宿在祝圣寺,长则半月短时一周,更有朋友在此一住半年,每天与僧人同起同宿,听禅念经,游山礼寺…听听而已,我们又何尝不想。光这会,锭杰和继锋的手机就一直接个不停。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13)

佛门鸡足山景点(印象鸡足山游祝圣禅寺记)(14)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