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刀塔2新加坡major决赛,IG对阵EG的比赛中,IG让二追三,成功逆袭!而在第三场比赛中,Emo的一个“?”引发了巨大争议,甚至有人跑到国外论坛开始道歉,一个问号真的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今天就来谈一谈嘲讽文化。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1)

“?”到底什么意思

很少玩竞技类游戏的人可能不明白,不就发了一个问号吗?这有什么?

其实啊,这个问号包罗万象,适用于任何场景,而且杀伤力极大。不信的话,你可以打开dota2,选个影魔,往中路一站,公屏发个问号,那么如果你这把不超鬼你绝对是高手。一个问号,在不同的场景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意思。比如三打一被反杀,一个问号:“菜鸡,会不会玩?三打一被反杀?”;无限反补,打个问号:“刀都不会补,还玩啥游戏,真菜”;极限逃生,打个问号:“来呀,继续追我呀,咋不追了?”。可以说问号绝对是万能的嘲讽。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2)

电竞游戏嘲讽起源

如果要追溯这种嘲讽行为的起源,笔者认为得归功于SNK1992年发布的《龙虎之拳》,这个时候嘲讽还是一个技能,可以减少对方的能量条,有时候是比赛胜负的关键,阻止敌人释放必杀技,这一设定一直沿用至拳皇系列,但后来已经取消了或者削减了减少能量条的设定,渐渐的,嘲讽对比赛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玩家也开始在打倒对方之后用嘲讽动作来杀人诛心了。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3)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4)

一直到后来星际,魔兽争霸,刀塔lol比赛中,玩家更是竭尽全力的玩起了嘲讽。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刀塔2选手rotk,又名怒吼天尊,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那时候的比赛没有隔音棚,rotk扯着嗓子对着对面吼着:“三个打一个被反杀,会不会玩!”,那声音简直是响彻寰宇,穿透你的耳膜,直达你的思维~以至于后来加入隔音棚以后rotk成绩不佳,被大家归结于是隔音棚削弱了他的战力。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5)

再后来,各种游戏也都内置了嘲讽动作,像刀塔二更是每个英雄都可以装备一个嘲讽动作,外加喷漆,语音轮盘,嘲讽拉满。

传统体育竞技领域的嘲讽

其实,不单单在竞技类游戏中有嘲讽文化,传统体育竞技中也不乏嘲讽场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传统体育竞技可是面对面的,现场的嘲讽可比打字或者游戏角色的一个动作伤害大的多了。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6)

大家看嘴型就够了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7)

佩顿:“过你就像过清晨的马路一样”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8)

加内特:“你的老婆尝起来像甜甜圈”。多说一句,这次比赛完了加内特直接被安东尼从更衣室堵到了大巴车!

嘲讽要有度

不管什么样的嘲讽,其目的无非就以下几种:

  1. 战术目的,打破对方心里防线,鼓舞己方士气。试想,当三打一被反杀,本来就很气了,对方再问你会不会玩?你气吗?反正我是很气,那怎么办?逮着这个嘲讽的人干,然后再嘲讽回去!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在冲动的时候做任何决定”,这个时候的头脑已经被情绪掌控,往往会造成更多失误。而己方一看对方被嘲讽,势必信心大增,进而让比赛往胜利的方向发展。
  2. 活跃气氛,相互调侃。就像皮鞋经常一个人喷lgd全队一样,但是他们私底下关系也挺好,无非就是活跃活跃气氛。
  3. 侮辱对手,给自己更多成就感。出于这种目的的嘲讽,我觉得大概率就是网上所说的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到网上寻求满足的那种吧。

外国热议ig进决赛(竞技类比赛中的嘲讽文化)(9)

在我看来,嘲讽要有度,你可以把他做为一种战术,也可以好友间相互调侃,但是不能上升到人生攻击,种族歧视,那就是个人素质问题了。这就是为什么rotk这种人为啥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的原因了,因为他的嘲讽声音虽大,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超过游戏范围,没有上升到人生攻击,没有上升到种族矛盾。

emo这个问号有问题吗?

在笔者看来,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被广泛接受了,也没有任何人生攻击,也没有种族歧视,而且活跃了比赛氛围,让火药味更浓!最后那句Let's see who is the real evil genius!更是给决赛造足了势。还得感谢他呢。那么大家怎么认为呢?可以在下面留言讨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