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为什么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其中通天河老乌龟主动请缨驮师徒四人过通天河。

当时小编还为它的助人为乐善解人意感动了一把,谁知师徒四人取经归来,却因没有帮老乌龟问寿命。

唐僧为何不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唐僧为什么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1)

老乌龟怒而沉入河底,完全不顾四人及经书,真让人寒彻心扉,前后判若两人的通天河乌龟纵然令人痛恨。

但唐僧的行为也令人不解,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呢?

唐僧为何不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唐僧为什么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2)

众所周知,《西游记》讲的就是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成真经的故事。

小编认为唐僧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导致师徒四人落水,再历一劫为的是一、为凸显磨难,凑成八十一难,二、启示诚信,惩戒不守信用的人;三是预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凸显磨难,凑成八十一难!

当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兴高采烈驾着祥云准备回到中土大唐交差时,观音菩萨掐指一算,还少了一难。

唐僧为何不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唐僧为什么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3)

于是让师徒四人从云端跌落,又遇通天河老乌龟,乌龟如见故友,又驮上师徒四人及真经过河。

当得知自己托付唐僧问寿命之事时,唐僧支吾不语,激怒了老乌龟,它弃了四人潜入河底。

让唐僧等又遇一次磨难,终于凑齐九九八十一难,这便是《西游记》中师徒取经中的最后一难。

这一难不但让四人落水,还让真经有缺失,预示世间多磨难,只有诚心信心恒心者才能取得真经,化解所有磨难,修成正果。

二、启示诚信,惩戒不守信用的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唐僧在去西天坐在老龟背上时曾满口答应修行一千三百多年的老乌龟替它向如来问何时脱去龟壳,化成人身的。

可是因在西天灵山见如来时,仙界眼花缭乱,加上事务繁忙,要沐浴,又要云渡脱胎,又要拜众仙,心中只有求真经一件事,把帮老乌龟的事抛在了九霄云外。

再加上仙界阿傩和迦叶两小仙敲诈勒索,没礼物居然不给真经。

唐僧为何不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唐僧为什么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4)

后来唐僧不得不拿出自己吃饭的紫金饭碗才换得真经,师徒四人一直被磨难包围着,自顾不暇,所以忘了答应老龟的事。

出家人不打诳语!

但在问龟寿这件事上唐僧确实失信在先,不守信用者必然要受到惩戒,所以让他们四人经历老乌龟报复性怒沉,是对不守信用者一次必要的惩罚!

同时也是在普渡众生,启示后人办事时一定要说到做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三、预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修炼千年的老龟,去不了龟壳成不了人身,必有因果,它修行时初心肯定是与人为善,正直,坚强的。

但它修行过程中鲤鱼精赞了它的巢穴,都不敢与鲤鱼精据理力争,一味地退缩躲避,没有正气,自然难以修成正果。

再加上它本应感恩悟空等为它除了鲤鱼精,驮师徒四人过河,而不应该另有所求,然而它却贪心想知道天机,知道自己的未来,这必定是不能泄露的,所以以唐僧忘记问如来佛来保护天机。

也有一种可能是上天在考验千年老龟能不能无私地为善,全心向善,懂得助人为快乐之本,才能修成正果,就因为千年老龟中途怒沉河底,才没得道成仙。

唐僧为何不替通天河老龟问寿命(唐僧为什么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5)

假如老龟能忘记自己所求,快乐地驮师徒四人去对岸,它立刻就会修成正果,除去龟壳,幻化为人身,现在功亏一篑,全在一念之间。

为了凸显磨难主题,让师徒四人落水刚好凑成了八十一难;为启示诚信的重要性,惩戒不守信用的人;

我们要记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想成就自己,永远得向善,这便是唐僧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