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做噩梦的人会怎么样(意揭秘做噩梦竟然是件好事)(1)

当睡着或者做梦的时候,大脑是否也同样停止工作?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我们的大脑要背着我们偷偷工作?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做噩梦,有些人却表示从来不做梦?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所(Inserm)的一项研究揭开了这些“无梦者”的神秘面纱。此外,近日芬兰、瑞典和英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做噩梦竟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睡眠的不同状态

叫醒做噩梦的人会怎么样(意揭秘做噩梦竟然是件好事)(2)

我们的睡眠分为两个状态: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当人体进入快波睡眠之后,由于此时大脑活动仍然活跃,因此,这个阶段的睡眠状态相当浅,当事人很容易被唤醒。慢波睡眠属于深度睡眠的阶段。

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者交替进行,每交替一次即完成一个睡眠周期。一般来说,一个成年人的睡眠周期约为90-120分钟,所以我们的睡眠时间通常是1.5-2小时的倍数。

如果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建议:成年人每晚7到9个小时的黄金睡眠时间计算,我们一般会经历大约4-5个睡眠周期;其中约20%的时间是深度睡眠,但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时长会越来越短。

做梦会侵蚀睡眠质量吗?

通过对志愿者在睡眠时的大脑信息探测,证实了当人们在做梦时,会出现一定几率的睡眠中断,即短暂的醒来,从而影响睡眠。

睡眠中断通常出现在我们做梦阶段,使我们再次进入快波和慢波睡眠交替的周期当中,即:睡眠中断→慢波睡眠→快波睡眠→慢波睡眠→第二次快波睡眠……

睡眠中断次数的多少决定我们睡眠的质量,因为睡眠中断会阻止我们进入深度睡眠。

叫醒做噩梦的人会怎么样(意揭秘做噩梦竟然是件好事)(3)

噩梦意想不到的好处

昨晚你梦到什么了?你的梦中是否充满的负面情绪,甚至还带有愤怒的部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的右侧前额叶皮层很可能要对此负责。近日,芬兰、瑞典和英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7名健康成年人(10名女性和7名男性)睡眠时大脑活动区域的标记,找到了有些人更容易在梦境中产生愤怒情绪的原因。

芬兰大学的研究员、也是这份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Pilleriin Sikka表示:研究证实人脑的右额叶会参与人类的情绪调节。在大脑的这个区域内,活动较少、但是出现α波明显振荡的人,可能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较低,在梦境中也是一样。

通过两晚对志愿者睡眠时的脑电图监控发现:在进入快波睡眠的五分钟后,正是梦境最多的阶段。研究人员会在此时唤醒参与者,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梦境并且评估自己的情绪。然后不断重复这项测试。

测试结果:有41% 的梦使志愿者产生愤怒情绪。Pilleriin Sikka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有一种机制可能与产生不同情绪有关。”

日内瓦大学基础神经系教授Sophie Schwartz介绍道:“在生活中,当我们感觉到好像在梦境中有过类似经历时,这正是梦境在帮助我们调节情绪,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或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焦虑或危险情况。”

这位教授补充说:“我对这个理念很有信心,但是目前缺少科学证据。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首先识别出了人类在梦境中出现恐惧时的大脑活动区域,即脑岛、脑中扁桃体、前扣带皮质。随后,我们记录了89名参与者在清醒时面对可怕图像时的脑部活动数据,发现那些大脑相关区域活跃度低的人,即在生活中大脑对恐惧反应度较低的人,更容易在梦境中产生恐惧感。也就是说,经常做噩梦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紧张的情况反而更容易从容面对。”

可以说,睡眠中的负面经历对我们有利。法国神经学家 Isabelle Arnulf 观察发现:那些总会梦到考试来临,或梦到更糟糕情况的医学专业学生,在考试中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猜猜下次梦见错过考试或上班迟到时,在现实中,对你会有哪方面的帮助?

(意烩推荐,文章来自意烩的小伙伴“欧时大参oushi1983”,《欧洲时报》任悦编译报道,转载请注明。)

广告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