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远市人民医院ICU二区收治一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病人出现发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所幸经过及时有效治疗,挺过难关。目前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正在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中。

患者阿志,今年40岁,因为最近是稻田收割的季节,他平日都在清新务农。7月中旬,阿志突然出现发热、双下肢乏力的情况,他到乡镇卫生院治疗了2天,但病情没有好转,还愈发严重,出现了皮肤变黄、尿量减少的表现,就到了清远市人民医院就诊。

“患者入院的时候,有发热、黄疸、双下肢乏力等表现。”该院ICU二区副主任医师杨祥介绍,入院的检查结果也不理想,血小板计数低,肝肾功能都有损伤,还并发有肺炎。

因为病情危急,患者被转入ICU救治。经过基因检测和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患者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导致的钩端螺旋体病。

该院医务部副主任林钦汉表示,这名患者属于重型的钩端螺旋体病,并且出现呼吸、消化、泌尿、循环四大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经过一系列的抢救,近半个月的对症治疗,患者病情有了明显改善,且已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对症坚持治疗。

据介绍,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老鼠、猪进行传播,病原体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接触含钩体的动物排泄物,或其污染的水传播,包括进食被老鼠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该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发败血症和脏器衰竭并危及生命。

老鼠传染病出血热症状(男子患上少见感染性疾病)(1)

林钦汉说:“患者受染的原因不能完全明确,可能与务农或居住环境有关。”

“在过去,钩端螺旋体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林钦汉说,这种病病情进展很快,起病数天即可发展为重型,而预后与病情的轻重、治疗的早晚和正确与否有关,轻症患者一般都预后良好。因此,他提醒,如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排查,以免耽搁病情。

对于预防,林钦汉建议,农村地区或户外劳作者应提高警惕,工作时做好卫生防护,尽量穿着长袖长裤、防水鞋或长筒靴,并扎好袖口裤口,防止皮肤损破,减少感染机会。还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情况,避免与可能受染的污水、牲畜接触,减少感染机会。

【采写】陈之瑜 刘秋宜

【通讯员】彭可明

【作者】 刘秋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