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候很难从一个人的行为去判定他的内心活动,但为了伦理道德法律的教化,有时又不得不把他的行为往伦理道德法律上靠,这就使记述一个人行为的文字,得出各各不同的阐释。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二十五》: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殷洪乔(殷羡)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就要赴任前,京城里的人交给他百余封书信。到达石头津(时),(将书信)全部投入江水里,因而祷告说:“(该)沉下去的一定沉下去,(该)浮上来的一定浮上来,殷洪乔不能做送信的信差。”

这是成语“付诸洪乔”的出处,意即交托的函札不翼而飞。“沈者自沈,浮者自浮”,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表达方式一样,意思也接近,是说一个人不能上进的终究不能,能够出人头地的终究能够,算是宿命论吧。由此可以推定,这“百许函书”是家书的极少,联络感情、关系的极多。所以殷羡“悉掷水中”的出发点,恐怕是“老子才不给你们拉关系呢!”

智人无已神人无功(沈者自沈浮者自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