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1)

近日,一名江西女子因声称要嫁给某明星而登上热搜。但了解后发现,她既不是疯狂的追星族,也不是不能自拔的影迷,让她陷入“这辈子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爱情”的,甚至不是演员本人,只是仿冒者的话术策略而已。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2)

视频配文“大姐,我总想见见你”“弟弟想你了天冷记得加衣”,以此营造出一种视频通话、相互交流之感。这样的手法,在文化层次不高,对互联网鲜有了解的中老年女性看来,就像与亲友视频时一样真实。作为一名60多岁的基层女性,她剪了头发,与丈夫吵架,要千里赴约,不相信对方是骗子并表示还要等他。

而之所以这件事能登上热搜,引发巨大讨论,是因为人们心痛地发现这样的事绝非孤例。更多的中老年基层女性对网络上的假明星投注真情实感,透过一段段感伤的留言,我们能感受到,在她们那盛满伤痛的人生中,手机那一端的“假弟弟”是生活唯一的安慰。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3)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4)

这让我不禁想起刚完结一阵子的高分韩剧——《了解的不多也无妨,是一家人》。剧中的一家五口,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有了工作,本该是父母不用操心,安度晚年的时刻,可刚一开篇,在这个号称家训是“用爱和睦的家庭”里,母亲就平地起惊雷,宣布要跟父亲 “卒婚”。

何谓“卒婚”?即只保持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但双方分居,互不见面,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为什么要“卒婚”?和观众同样一脸懵的,是他们的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均已独立居住,在他们看来,父母吵吵闹闹一辈子,尽管有小矛盾,但也不至于卒婚。她们询问还在和父母同住的小儿子,小儿子同样摸不着头脑,因为父母近期没有吵架,看起来一切如常。正因为日子太过于平淡正常,才意味着母亲的决定绝非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5)

父亲是一名卡车司机,长年奔波在路上,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虽然他文化水平不高,但工作非常努力,留给“挣钱”的时间多,留给家里的时间少。母亲曾是一名大学生,从结婚生子那一刻起,为了照顾孩子们,不得不做起家庭主妇。

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母亲任劳任怨地料理着家里的一切:客厅一尘不染的地板反着光,她在家里所有人起床前做好早饭,为父亲做好料理装盒,为小儿子榨好果汁……这样辛劳的母亲,有事给女儿打电话时,二女儿说自己忙就匆匆挂断;给小儿子带饭上班时,还被嫌弃不愿意吃。站在空荡荡的家里,母亲的眉头从未舒展过。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6)

母亲的操劳和对家庭倾注全部的付出,在父亲的眼里却都是理所应当。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或许早就被柴米油盐的生活早就磨平了当初的感情,只是凑合着搭伙过日子。只要父亲在家,母亲就变得沉默寡言,家里的气氛冰冷压抑。

父母在家无言的相处模式是这样的:累了一天的父亲乱扔了脏衣服,独自看着电视,母亲在厨房转来转去,手足无措。独自一人时,家是母亲的职场,是归她支配的领地,可父亲像一个粗暴的闯入者,破坏着母亲精心打点的一切。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7)

刚结婚时,他们蜗居在几平米的房间中,那时起,母亲的人生也被逼仄的环境框住,家成为了她“难以喘息的地狱”。根本原因就在于,父亲在家庭中一直是缺位的,虽然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出门在外,但却以此为借口,对家里不闻不问,甚至连家门口的水果店都没去过。

父母二人,在生活不停的摩擦和挤压中,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相处模式也愈发暴躁和嫌恶。母亲感冒,父亲毫不关心反而说:“成天在家为什么感冒!”母亲更年期睡不着,父亲更是表现得厌恶至极,觉得母亲搅了要上班的人的好梦。发起脾气来,直接砸掉玻璃杯吓得母亲魂飞魄散。父亲对母亲称呼 “喂”“你”,对朋友反而亲和力十足。

为了守护孩子们,母亲这么多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剧中皱起的眉头,是母亲忍下的无数口气和委屈的印记。终于在这天,她实在憋不住了,凡此种种叠加起来,母亲对父亲的怨恨和愤怒达到顶峰,他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讨厌,“我们离婚吧,你在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让我窒息”,母亲颤抖着喊道。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8)

母亲独自经历的这一切,孩子们知道么?至少小儿子,在看到独自啜泣的母亲时,选择性失明地回避了,他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尽管他知道妈妈处在痛苦中。秋瓷炫饰演的大女儿,能力强且人狠话不多,但与母亲关系淡漠,发现自己是“同妻”后更是自顾不暇;而二女儿用在谈恋爱上的时间有很多,可母亲一问她就又忙又累脱不开身……

在母亲提出“卒婚”后,他们的反应不是去发现父母间的问题,而是去指责母亲胡闹、自私、瞎折腾,更加令人心寒。

看似亲密的一家人,对彼此的苦痛和困惑知之甚少,也无从理解。他们的沉默不言,更让母亲的郁结找不到出口,无形中助长着家庭对母亲造成的情感伤痛。这个她用自己的青春和前半生心血浇灌的家,举目四望竟然没有一个人理解她,这让母亲更感到孤独和委屈。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9)

在弹幕里,许多人都被这真实细腻的情节戳中,看得哭出来。我们的父母大多相识于微,从贫穷的年代白手起家,与剧中一家人十分相似:大男子主义的父亲,为家庭奉献一生的母亲,长大离家在外漂泊的我们……对比剧中人,我们做得更好了吗?

因不愿给现代生活压力大的孩子们添麻烦,母亲那一辈人总是羞于表达情感。漂泊着的孩子们,更没空去关注母亲的精神世界。三尺灶台占据了母亲的生活,柴米油盐的岁月带走了她们的青春,当孩子们离巢后,巨大的空虚感蔓延,从丈夫那里得不到的理解和陪伴,让她们只得在网上寻找精神寄托。哪怕她们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关系,也义无反顾地投入,以求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喘息。

我们歌颂母亲,博大无私,如山如海,仿佛被带上高帽的母亲们,就可以无坚不摧,却忘了她们也是情感细腻的女性,很多还在经历更年期带来的生理心理双重困扰,同样需要呵护和关怀。正像那位要嫁给明星的那位阿姨说:“我的好,我的美,我的人,我的心,我的善,全部被他唱出去了,你叫我怎么生存?”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10)

沉浸在家务劳动中的主妇,第一次得到了认可和赞美,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极大地满足了她们的情感需求。她们甚至不在乎假账号盗用的是谁的形象,她们只是在这虚幻的交流中补足了缺失的爱。

剧中给了我们一种理想化的结局,父亲出事故失忆,记忆回到了他和母亲结婚那天。那时,23岁的父亲想当99分的丈夫,对母亲爱意满满。多年夫妻累积下的误会、怨恨,在父亲带着温柔和爱的滤镜重新审视时得以开解。父亲反省着,重新追求母亲,而母亲冰冷多年的心,也在丈夫的反省中渐渐消融。

剧中的一切可以重新来过,那现实呢?面对着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妻子想要找大明星结婚的举动,丈夫冷嘲热讽,口出恶言:“你想找他做老公?你又不是美女,人家有个老婆的,人家跟你结婚?”当事人的儿子,同样知道母亲轻微抑郁,可又做了什么呢?生活和电视剧是如此相似,可惜生活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80后催泪家庭剧(这部高分家庭剧)(11)

我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十多年与母亲两地分居,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没有人帮手,独自带我长大的母亲用超乎想象的辛劳撑起了这个家。在我读大学后,母亲就经常在家看网络小说,仙侠、穿越、言情……她常说想下辈子变成大美女,有好身材,也感慨过和父亲是相亲认识,再没有跟别人谈一次恋爱。后来很多次我在网上看到,还有许多和母亲差不多大的中老年女性,都是网络小说的忠实读者。

生活让母亲们白了发,弯了腰,她们顾不上当独立女性,做低脂餐去健身房修得好身材,在网络小说的世界里,她们代入着、憧憬着如果重活一次,可以如何精彩漂亮。无论是网络小说、短视频,都是对她们平淡生活的情感补充,让她们的情绪得以释放,现实生活的烦恼可以消解。

所以,我们不忍苛责那些被“假明星”骗了的中老年女性们,只祝愿她们能真的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来自家人的慰藉。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改变世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