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是一个多方言的地区,雷州话、白话、吴川话、涯话(客家话),还有少量海话、地獠话号小众方言。赤坎区、霞山区两老城区说白话,城中村说雷州话;坡头区说吴川话为主,极少数说雷州话;麻章区、东海岛、硇洲岛大多数说雷州话,少数说白话;吴川市绝大部分说吴川话,少数说雷州话;徐闻县、雷州市绝大部分说雷州话,也有少数人说客家话及白话;遂溪县大部分说雷州话,小部分讲白;廉江市以白话、涯话为主、也有少量雷州话。

湛江话和雷州话哪个厉害(湛江的雷州话真的会失传吗)(1)

湛江方言分布图

由于有多种方言,加之过去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员不怎么流通。老一辈的湛江人的婚配辐射范围也不大,邻村男女通婚的比较多,自然都是说同一种方言,然后生下后代,孩子也是在农村长大,方言自然就继承了下来。那时候,大多数人认为,祖宗言不能丢,丢了就是忘本。这种观念延续到现在,也有人认为,不管在哪里,一定要教子女懂得讲自己的家乡话,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而现在,湛江不同方言之间的界线已经打开,不同方言之间的人群又开始深入交往。讲雷州话与讲白话、吴川话的男女通婚的很多。这样的组合,孩子讲什么话呢?比如我是讲雷州话的,外家是吴川的,老婆这一代连吴川话都不会讲,只讲白话。而我由于工作忙,孩子主要在外家带,自然也就教白话。现在孩子都会用白话背诗了,但却不会一句雷州话。

我个人认为,方言确实是有失传的危机,就拿我们80后90后的来说,出来社会久了,有时候回老家讲雷州话都会掺杂一点普通话在里面,不是故意这么讲,是有时候有些字有些词忘了怎么用雷州话来表达。这些年由于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和香港文化的冲击,受发达地区同化。湛江被冲击最大的就是雷州话,像我们这一代母语是雷州话的,基本都会讲白话。

也有湛江本地人与北方人通婚的,本来两公婆就是用普通话交流了,孩子更是讲普通话了。过去普通话主要存在于部队和高校,机关也有些转业干部讲。在中小学,语文只是一种学科,大家日常还是讲家乡话多。而现在不一样了,从幼儿园就开始灌输普通话,从拼音到汉字成为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自己的家乡话则很多字写不出来,反而靠边站。

湛江话和雷州话哪个厉害(湛江的雷州话真的会失传吗)(2)

农村小学教语文

有一位朋友说:身为湛江人的我深感生活在一个多语言的成市,到了其它县市一句听不懂当地语言成了哑巴,在与其它县市的人沟通时,才深深体会秦始皇当年“书同文,车同轨”政策的优越。看得开的人认为,就算方言消失也没什么。比如闽南话时间久了受迁徙地区影响,都会有所变化。如果追溯族谱的话,很多吴川人的祖宗也是从福建莆田迁来的,为什么他们现在都说吴川白话呢?这也说明了吴川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为了生存发展,他们干脆连母语也修改了。不守旧,敢闯敢拼,这也是吴川出大老板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吧。

但也有人说,搞不懂一个普通话有什么优越感?那么多在外工作的农村人教子女普通话,不教自己母语。甚至回到农村后跟自己小孩说普通话,总是以为很优越感一样,就以为自己是城市人了,有点看不起农村了,其实谁不知道谁都是“番薯shi未屙尽”的?

湛江话和雷州话哪个厉害(湛江的雷州话真的会失传吗)(3)

这种字典很少人使用

其实我们这代人心里也很矛盾,祖宗言谁也不想丢,孩子能传承下去最好;但人的时间有限,一是我没有时间教,二是从实用价值方面,雷州话确实不如普通话,也不如白话,至少在广东省广府文化还是认同白话的。以后地球都是一个村了,走出去肯定是要说通用的语言,白话的适用范围在广东,普通话的适用范围在全国,要是走出中国的话就得说英文了,哪有时间学这么多种语言呢?

关于方言失传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你还会教孩子说方言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