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去人欲,存天理“。这里的人欲,是指人的各种私欲,比如追名逐利。天理,指的是符合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公理 ,具体到人类社会,就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人之初性本善王阳明一句话点醒你(去人欲存天理)(1)

王阳明像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去人欲,存天理呢?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决定了一个人的一切。要想成为圣人,首先要有一颗圣心,就是有一颗像水晶一样纯粹的内心。提高自己修养的功夫就在于,在自己的内心中去人欲,存天理。把一切私欲从内心中去除,只留下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这里私欲不包括像吃饭睡觉这样的人的本能,这些不属于人欲而属于天理,因为这是人的本能,而且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为什么内心存有私欲,就不能成为圣人呢?

这是因为,内心存有私欲的人会在自己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处处为自己着想,时时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行事。这样的人有两个问题,一是内心中的私欲与内心中的天理,也就是良知,相互交锋,使内心充满矛盾和煎熬。二是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朋友,没有伙伴,往往成为孤家寡人,内心充满孤独。

内心坦荡,事半功倍

如果是一个人能做到,去人欲,存天理。就能够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比如现在有那么多诈骗事件,其实那些诈骗犯无不是利用了被诈骗人的贪婪以及满足私欲的心理。假使一个人胸怀坦荡,诈骗犯就没有空子可钻。同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私欲,胸怀天下,就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事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就能够事半功倍。

内心容易被私欲所污染,需要不断“去人欲,存天理”

私欲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人有变得自私的倾向。一旦内心被私欲所污染,就会体现在行为上。这就需要我们经常进行反省,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就要警惕内心是不是被私欲所污染。只有经常在自己的内心中“去人欲,存天理”,才能时刻保持内心的纯粹,自己的行为才不会偏离正轨。

以上就是我读书的一点心得体会,期待着和你一起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