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冬奥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1)

​​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文化是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会志愿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20世纪80年代后,奥运会志愿者活动被正式纳入组委会的工作计划,成为举办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志愿者文化角度来看,奥运会志愿者行动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

​​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冬奥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2)

​​

精神价值

奥运会志愿者行动具有崇高而普遍的精神价值。《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是奥林匹克主义的精神实质。志愿服务精神就是追求和谐、友爱、高尚、奉献、利他的人类文明境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变和防止青年一代精神失范、信仰缺失的重要精神实践方式。

​​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冬奥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3)

​​

顾拜旦对古希腊文明的高贵高尚精神怀着由衷的敬仰,他认为古奥运会,艺术和品德高尚的公民是支撑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他相信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的英式户外竞技运动较之德式体操和各类锦标赛将更能体现古希腊的文化和文明的本质。他反对肌肉凌驾于精神之上,反对把竞技运动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主张要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人的均衡发展,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

奥运会最大的挑战是对人的挑战。奥运会长远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公民灵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历史上的哲人们都认为,体育不仅是要培养健康的体魄,更在于美好灵魂的塑造。

社会价值

奥运会志愿者行动是联系社会和奥运会的桥梁,增加了和谐社会的亲和度与凝聚力。志愿者行动促进了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和参与。青年志愿者行动增进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打破了手机“统治”的虚拟时空,锻炼了身体。志愿者行动不仅直接提供社会服务,也是国家、政府与民众相互沟通的桥梁。北京冬奥志愿者行动计划,为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提供了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渠道。通过志愿活动,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为社会做贡献。可以说,志愿者的行动构筑了社会信任,促进了社会共识和安定团结。

​​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冬奥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4)

​​

需要指出的是,志愿者组织、机制是一个和谐社会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重要补充。中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正在通过北京冬奥会,全面发展和健全志愿者组织和行动,大力建设非政府组织活动和​非营利​社会团体机制,这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教育的优秀成果,建立与世界各国接轨的志愿者组织与行动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根本的长远的意义。

教育价值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一活动对于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奥林匹克主义、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对于学习志愿服务的技能,养成志愿者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切实的实践价值。萨马兰奇在给《奥林匹克运动》的序言中论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作用。他说:“体育运动应当有助于教育它的实践者或组织者去培育运动员的品质。通过教育让他们为克服困难去斗争,而不是遇到挫折、困难或者不称心就萎缩,去培育他们的勇敢;通过教育使他们懂得自我控制和秩序性的重要,去培养他们的节制。”

​​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冬奥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5)

​​

在中国的教育文化史上,体育教育源远流长。自中华文明的源头先秦时期,教育家们就主张对学生进行文武合一的教育,六艺当中不仅包括“文”艺,而且也有“武”艺的内容。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有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对学生的要求。要有志于“道”(指儒家思想),要执守于道德,要依附于仁义,要习熟六艺。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和“御”都属于体育教育的范畴,从中可见儒家教育学生的内容是很全面的。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每个人都充满着奉献的热情、专业的精神,洋溢着青春冬奥的北京微笑,他们将以实际行动书写冬奥史上新的一页,丰富发展奥运志愿者文化。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原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金元浦

视觉中国 供图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冬奥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6)

​​

来源 冬奥会刊

编辑:耿寅昕

流程编辑 邰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