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国际局势演变等人为因素干扰,汽车供应链屡受冲击,庞大的制造体系也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供应链安全问题因此成为稳定经济和健康运行的重要威胁。”6月27日~29日,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主论坛上分享了对汽车供应链问题的思考。

伏炳锋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指出,在我国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新发展阶段,产业界更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和对关键资源的掌控,努力破解供应链卡点、断点和堵点,把握好重大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衍生新生态

供应链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回顾发展历程时,付炳锋表示,国内汽车供应链一般围绕早期发展比较好的国际化城市和大企业集团而形成,集聚特征显著。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形成庞大的、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营收每年大约3.6万亿元。

“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供应链屡受冲击,庞大的制造体系也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不断触及产业安全底线,这说明,在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供应链体系开始出现震荡和裂痕。”付炳锋说。

付炳锋讲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新生态面临建设新体系和破解新制约两大课题)(1)

在汽车技术升级过程中,以芯片应用为代表的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几十个电控单元,逐渐升级到几百上千个,电子技术产品占整车成本比例迅速提高,可想而知,芯片短缺为什么能对汽车产业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

如今,汽车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正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支撑未来低碳智能时代汽车供应链发展新的需求。未来,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供应链使命重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新赛道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牵引力。”付炳锋指出,在战略引领下,我国实行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技术路线的创新,形成了全新的供应链体系,智能网联新场景,诞生了汽车产业新生态,大批创新型企业进入,新造车势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有生力量。可以说,供应链是汽车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阵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供应链正在向软件和硬件集成发展,向产业新生态快速延伸,是新的增长极,将形成巨大的市场。

在付炳锋看来,今天,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引领工业经济走向智能化和数字经济时代,机遇空前、使命重大。同时,我们也离不开全球新技术、新材料的支持,它们是人类进步的共同成果,我们既要坚持自主创新,同时坚持更高水平的开放,汽车行业在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广泛拥抱全球优秀的创新资源和创新企业。

加快构建供应链新格局

在当前形势下,加快构建供应链新格局成为重要话题。

付炳锋表示,中国汽车供应链已经深入全球化体系,在本土形成区域布局和专业化分工。未来,新产业链生态面临建设新体系和破解新制约两大课题。

“在我国汽车产业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的全新发展阶段,政策和市场优势凸显,更大的市场规模市场正在形成,但是也时刻伴随着‘脱钩’问题,核心技术成为‘脱钩’的新壁垒。”在付炳锋看来,在这一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和对关键资源的掌控,努力破解供应链卡点、断点和堵点,把握好重大的发展机遇。

付炳锋表示,在当前产业背景下,需要全行业汇聚各方创新力量,发挥产业链的强大带动作用,加强合作,跨界融合,加快构建供应链新格局,全力打造产业链新生态,实现汽车强国建设新跨越。“中国汽车市场拉动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必将成为全球重要热点,我们的供应链体系也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整车一起走向国际市场。”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