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前世今生的缘(34)(1)

作者注:Eason的《落花流水》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曲目,这首由郭伟良作曲、黄伟文作词的歌曲其深层次的含义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以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已经被歌词作者的立意所吸引,忍不住单曲循环播放。

古今“落花流水”

谈及落花流水这个成语,在其诞生直到现代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如今小伙伴们脱口而出的意思就是指被打败后失败者狼狈不堪的样子(来源于百度百科),这个大众认可的现代意义和古代的含义偏离了十万八千里有没有。

落花流水的出处是唐代诗人李群玉所作的《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原意是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虽然和现代意义一样充满了消极的含义,但是早期是着重于对景色的感叹,而非对人行为的描写。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讲的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未发迹时仗义勇为,从歹徒手中救回了被拐的赵京娘,并千里迢迢护送京娘回乡的故事。这故事正史并未记载,但民间一直有所流传,立意大多是突出赵匡胤的仁义,而冯先生对其整理并输出成文,修改了大团圆的结局,目的是讽刺封建教条吃人。

故事中京娘对侠义的赵太祖暗生情愫,奈何赵匡胤一心只是为了救死扶危,对儿女私情没有一点兴趣(笔者看这篇故事时也是咬牙切齿,这尼玛赵匡胤是赤裸裸的屌丝吗,面对女神的暗示竟然无动于衷……后来转念一想,或许赵匡胤确实是高富帅,所以其实是不屑一顾)。

故事的结尾是悲剧收场,护送途中赵匡胤和京娘妹纸结拜为义兄妹,历经重重困难并跨越上千里路程终于安全到家,京娘父母想和赵匡胤结为亲家,太祖怒斥他们不识大体不尊道义后辞别,尔后村民们谣言四起,污蔑赵太祖与京娘的名声,妹纸为保心上人名誉愤然自杀,全剧终。

冯先生对故事结尾的改编,其实是讽刺当时的社会封建礼教太严苛,男女之间的爱情无法得到释放,当然在笔者看来,任何作者原本的立意都容易被歪曲,如果撇开整个故事的结尾,其实通篇都是突出了赵太祖的高、富、帅,“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正是点缀在京娘暗送秋波,但赵匡胤不为所动的时候,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就有点女屌丝不得男神青睐的凄凄惨惨。

落花指的是京娘妹纸,流水指的是护送的赵匡胤,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语境和意境都相当吻合,无限的遗憾和无奈跃然纸上,娓娓读来,让人对京娘妹纸充满惋惜,对赵太祖的过于正直而愤懑不已。(有点宅男选择游戏而不选择妹纸的即视感……)

看一下前世今生的缘(34)(2)

Wyman的《落花流水》

我相信黄伟文是读过《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所以《落水流水》这首歌和冯梦龙先生的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Wyman把男女双方的立场换了个位置,不得不说这是完成了时代的转变!(真真切切贴合现代屌丝与女神的意境!其实作者没那么low,只是刚好和时代相印证罢了)

“流水很清楚惜花这个责任,真的身份不过送运”,整首歌曲的第一人称视角是流水,流水作为护送人的角色,在这里成为了对落花眷恋的一方,而落花却成为了“无情”的一方(宋太祖肯定很欣赏冯先生,但是如果听到了Eason这首歌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这趟旅行若算开心,亦是无负这一生”,Wyman的心态还是很好的,颇有点看破红尘的意味,其本意应该是借用落花与流水两者的关系,告诉人们“讲分开可以不用憾事的口吻,习惯无常才会庆幸”。但我始终认为,流水虽然嘴上倔强,但内心还是充满遗憾和失落的,也许落花永远都会记得流水的恩情,但也仅此而已。

最后“淡淡交会过各不留下印,但是经历过最温柔共震”,和现代“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时代观念吻合,为整首歌曲进行了升华。彻底完成了和冯先生作品的时空转换,真正是:

“落花无意随流水,流水有情恋落花”

看一下前世今生的缘(34)(3)

小结:落花流水这个成语的现代意义和冯先生以及黄先生表现的含义产生的巨大落差,反倒成为了一种很特别的美感。

冯先生所在时代由于男权社会的现实所表现的流水无情落花有意,与黄先生基于现代实际的屌丝女神所表现的流水有意落花无情(其实Wyman肯定没那个意思,只是真心太契合我们这个时代了……),又完成了一次时空交换。

故笔者忍不住想要把这三者结合一下,也许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冯先生作品的故事情节会被搬上大荧幕,而表现的主题当然是更贴近现代的黄先生作品的立意啦(再一次恳请宋太祖息怒,您老就好好欣赏欣赏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