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CPK和PPK,SQE再熟悉不过了,也经常会大呼小叫地催供应商提交这2份报告,然而谈到这两个指标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大家瞬间模糊了...

不知道本质就不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

曾跟大家认真地分享过:PPAP阶段到底要供应商提交CPK还是PPK报告?当时引起全天下SQE的共鸣和点赞,那一刻之后,我一直以为所有SQE对这两个指标都了如指掌了!

最近,又见后台留言升起:很多SQE面对这两个指标又迷茫了,于是我辗转反侧,特撰文将CPK和PPK给大家讲明白,希望所有SQE在以后在工作中能够灵活自如地使用这两个指标来正确评估和识别供应商生产过程的真实状态。

正文:

案例一: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110米栏的金牌,全世界的SQE都目睹或回看了这个令世界体坛震惊的时刻,一时间代表亚洲黄种人的翔哥打破了数十年径赛赛场被黑白人种统治的局面。

刘翔得冠 刘翔CPK高夺冠能力强(1)

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作战,翔哥似乎不在状态,之后的很多国际大赛上,翔哥都让买票到现场的粉丝略带失望。

用CPK和PPK来评估翔哥的水平应该是:

翔哥的CPK很高,有夺冠能力,但PPK很低,很多次国际大赛都因特殊原因失手了。

案例二:

大学时,我最喜欢的足球明星是罗纳尔迪尼奥,经常在网上看他的训练视频和比赛,小罗在日常训练正式比赛展现出的状态基本一致,最让我叹服的就是他的点球,训练的时候和比赛的时候一模一样的速度和弧度。

用CPK和PPK来评估小罗的水平应该是:

小罗的CPK很高,有强大的进球能力,PPK也很高,正式比赛无论场外出现什么特殊因素(犯规式防守,不公正判罚,球迷恶意吼叫,点球时足球流氓强光灯扫射等)对他影响都在他的可控范围内。所以他的PPK几乎等于CPK,这种强大的控制能力是身体和思想的强大结合。

刘翔得冠 刘翔CPK高夺冠能力强(2)

以上杂谈,相信大家对CPK和PPK的认知已经升华到通透的水平了,接下来咱们聊学术方面的内容。

Ppk和Cpk的区别

从定义上来说:

Cpk侧重于过程本身,给出的是过程固有的能够满足标准与规范的能力。

Ppk侧重于过程所引发的结果,给出的是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当前过程性能的估计。

Cpk看重过程本身,Ppk看重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实际表现。

上面我说的2个通俗例子:刘翔和小罗,在日常训练或非正式比赛中的成绩很棒,所以我说他们是世界级的运动员,也就是说他们具有极强的运动天赋和身体素质,综合能力绝对是足够的。这就是抛开外部因素单纯看过程本身,这就是能力,就是咱们SQE经常说的CPK!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表现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表现,都是两次比赛的结果展示,从结果看2004年刘翔的Performance非常棒,2008年刘翔的Performance不好,这都可以认为是其能力的实际输出表现,就是PPK。

供应商的生产过程也是一样,有没有能力,我们要在稳态下测评,也就是所有特殊原因全部控制住,然后让供应商发挥,看过程的输出是否正态分布在上下限可接受的区域内。这种状态下测评出Cpk>1.33,作为SQE可以接受供应商的制程,能力达标了,接下来是否出现不良完全看其日常管理了,只要日常管理能控制住特殊因素,良率还是有保证的。

如果这种状态下,Cpk<1.33,或者更低,就说明供应商根本不具备量产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特殊因素干扰,他的过程都不达标。就好比奥运会110米栏的选拔赛,我和刘翔同时参加,首先我的Cpk就不达标,也许Cpk只有0.5,即使奥运会对我特殊照顾,让我在没有观众干扰的安静场地跑100次取最佳成绩,依然是奖牌无望。所以供应商Cpk不达标是绝对不能进入批产的。

绩效(Ppk)不好尚可商量,能力(Cpk)不达标是短时间无法改善的!

案例三:

念书的时候,我智商正常、记性好、学习认真,刻苦努力。所以我一直是班级的前三名,一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但高二下学期,我喜欢的女孩有了男朋友,并且他男朋友家境富裕,经常给她买特别贵的礼物。

那个学期,我一直无法静下心学习,在日常的考试答卷过程中都会走神儿想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儿已经名花有主了,心情极其低落……结果高二期末考试,我竟然考到了班级的15名。

我的经历可以用CPK和PPK来解释:考前三名是我的能力,我有这个Cpk,而考了第15名是高二学期的实际表现,即我的Ppk。从这个类比中可以引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Cpk是制造过程能拿出的最佳表现,所以Cpk一定是大于等于Ppk。

接下来我们从统计学理论来讨论一下这两个参数的区别。为方便讨论,这里假设过程的平均值与目标值一致,即Ppk=Pp,Cpk=Cp,无偏。

Ppk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刘翔得冠 刘翔CPK高夺冠能力强(3)

Cpk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刘翔得冠 刘翔CPK高夺冠能力强(4)

从数学公式看:都是规格限的宽度(公式中的分子)与过程的离散程度(公式中的分母)的比值。这两个值越高,规格限宽度相对于过程的离散程度就越大,所以出现不合格的几率就越小。

但两个公式中计算过程离散程度方法不一样。

Ppk计算公式中,分母σp的计算公式如下:

刘翔得冠 刘翔CPK高夺冠能力强(5)

其中n是用于过程监控所采集的所有样品的数量(如果采集了25个子组,每个子组有5个样品,则n=125),xi是每个样品的值,xbar是这些样品的平均值。因为这个公式用到了所有采集的样品来计算标准差,所以σp可以体现整个过程实际的离散程度,因此计算的Ppk值反映的是过程的实际表现:翔哥的2004和2008。

Cpk计算公式中,分母σc的计算公式如下:

刘翔得冠 刘翔CPK高夺冠能力强(6)

这个公式用子组内样品的离散程度R或s来计算整个过程的离散程度(R是子组的极差值,s是子组内样品的标准差,d2或c4是子组内样品的离散程度与整个过程离散程度之间的系数,可以查表得到)。这个关系只有在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下是正确的。

处于稳定受控状态的过程,只存在普通原因,不存在特殊原因,此时过程展现的是它的最佳状态(除非通过系统性措施改善普通原因,过程的离散程度不能再缩小了),所以计算的Cpk值体现的是过程的最佳状态,即过程的能力。

敲黑板划重点:

σc是由子组的离散程度来计算的,它只能表征过程处于稳定受控状态条件下的离散程度,所以Cpk反应的是过程的最佳状态,体现的是过程的能力。

σp是由采集的所有样品来计算的,它可以反应过程在任何状态下的离散程度,所以Ppk体现的是过程实际表现出来的状态。

现在大家知道CPK和PPK的区别了吗?希望大家能够基于上述的案例,彻底理解并牢牢记住这两个指标的区别,灵活运用。

更多精彩,请听下回分解...

编后语:

为给大家讲解CPK和PPK,我引用了刘翔的运动生涯中的两次重量级比赛结果,仅为直观阐述知识,我对翔哥的崇拜苍天可鉴,如有不恰,望天下SQE海涵。

文章转载自,容平 SQE供应商质量 2022-01-21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