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首日他们严守防疫“三道关卡”(深夜守护只为乘客)(1)

梁峻国对乘客进一步核查。记者唐光峰摄

机场公安分局机场派出所民警梁峻国驻守一线,迎战各种防疫难题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张玲玲)你见过凌晨2点宁静的厦门高崎机场吗?梁峻国已习以为常。身为机场公安分局机场派出所民警,只有等到最后一班飞机落地,最后一名乘客离开,他才能和小伙伴下班回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梁峻国就一直守在战“疫”一线,从T3到T4,他用脚步在两个航站楼里来回奔忙,筑起了一道防线。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他成了机场公安一线的“百事通”,不仅为机场航站楼到达层布置乘客分流区域,还为增援警力编写“检查手册”,便利乘客快速通过,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耐心解忧

“磨嘴皮”磨出群众理解

机场口岸是防疫的重要前线,乘客流动性大,潜在的传播危险也大。为了有效开展防疫工作,梁峻国按照上级要求和指示,在T3和T4两个航站楼的到达层分别设置了乘客分流区域。乘客下飞机后,需要先扫描i厦门二维码,进行相关信息登记,系统会自动生成颜色标识,对于没有到过疫区的乘客,展示“绿标”即可顺利通过,“红标”乘客则需要民警做进一步的了解。

“不好意思,我们需要核实一下您的信息。”这句礼貌的请求,梁峻国已经说了不下万次,他说大部分乘客都能积极配合查验工作,但仍有一些乘客因为对防疫政策不了解,对信息登记操作也不熟悉,造成对公安核查工作的不理解。

前几天,一名女性乘客的手机显示其有境外旅居史,梁峻国对她进行核查时,她表现得非常气愤。她承认确实在境外居住过,但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入境到厦门,并已经居家隔离了20多天后,才从厦门乘坐飞机去上海办事。

梁峻国首先安抚了女乘客的情绪,并进行了仔细核对,发现女乘客所述属实,查看她的手机发现,她再次出发前没有变更出发地,才使系统默认她的出发地一直是境外。梁峻国指导她进行操作后,“红标”变成了“绿标”,女乘客见状连连向梁峻国道歉。

梁峻国说,自从开展防疫工作以来,他练就了“磨嘴皮”的功夫,态度谦和、语气温柔、动作迅速是他赢得群众理解的法宝。

“疫”路护航

巧用刑侦思维

筛查不漏一人

核实工作不单纯看“绿标”,还要观察乘客的状态。有的乘客不了解厦门的政策,担心外来会被隔离,便选择说谎,不如实告知行程。梁峻国说,为了守好机场这道防线,他还需要用刑侦思维进行判断。

3月31日,一对母女引起了梁峻国的注意。这对母女的手机扫码没有显示行程结果,但她们坚称两人都没有到过疫区。梁峻国丝毫没有放松,将母女分别进行单独约谈,最终得知是亲属驾车,从疫区将孩子送到合肥机场与该女子会合,这名女子怕被隔离才说了谎。梁峻国连忙向母女俩解释了厦门的相关政策,她们随后同意去分流点接受进一步的核查。

主动担当

修订6遍完成“检查手册”

梁峻国和同事们两班倒,从早上6点多第一班飞机落地到凌晨2点最后一名乘客离开机场,他们每一班要工作8-10个小时。而随着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乘机旅客明显增多,核查组的民警压力与日俱增。工作中他们都需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吃饭和上厕所都成了大问题。

“能忍就忍,基本不敢喝水。”梁峻国说,前几天气温升高,他们穿上防护服不到20分钟就出了一身汗。带着防护装备也不方便穿脱,他们工作中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体力耗费较大。

为缓解机场一线民警压力,厦门市公安局为他们派了几名增援警力。担心新来的民警不懂核查流程,梁峻国下班后仔细研究当前防疫政策,收集反馈核查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将经验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检查工作手册”,先后修订了6个版本,手把手地教给增援民警。

最初几天,增援警力上岗后,梁峻国轮休在家也放心不下,思来想去还是回到单位,陪着他们一起守候到凌晨2点。主动担当的他成了战“疫”一线的主心骨,队员们有问题都习惯向他请教。

除了担心他们的工作,梁峻国也担心队员们的安全,“穿好防护服,注意安全”这样的话语他每天上岗前都要叮嘱几遍。从口罩到鞋套,防护“六件套”一样都不能少,他要求队员们要相互监督和检查,绝对不能马虎。

责任叠加

防疫管理两肩挑干劲足

因为表现突出,梁峻国被火线提拔为机场派出所社区队负责人。“新官”上任,梁峻国说自己对社区管理还需要勤加摸索。

如今,防疫和管理“双任叠加”两肩挑,梁峻国哪边都没有落下。他利用下班和轮休时间,跑到社区向老民警学习,甚至还求其他单位有社区管理经验的民警将经验写下来,供他参考学习。

他说,新岗位新要求,现在两边忙虽然有些累,但是接受挑战能激励他学习和思考,他相信只要有积极向上的热情,办法总比困难多。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