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2020年4月6日,通威农牧板块标准化管理项目启动大会隆重召开,开启了通威股份从上到下的标准化建设进程。

2021年6月1日,在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通威股份总裁郭异忠、通威股份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张璐博士、通威股份普水产品线总经理米海峰博士、通威股份特水产品线总经理陈效儒博士、通威股份传播策划部部长冯畅一行人视察通威华东片区标准化建设进程的最后一站扬州通威时,当代水产有幸受邀参与并座谈交流。

时隔一年有余,通威标准化建设的战略理念执行成效是否达到预期?中间存在哪些问题?未来,通威在农牧板块有怎样的定位和发展?千亿市值已经实现,下一步的落脚点在哪?对水产行业发展现状又有什么样的判断和寄望?我们近距离看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的分享。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1)

通威从去年开始正式提出了要做标准化建设,经过一年多时间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您近期也前往了华东多家分子公司视察,标准化建设的成果是否达到了您的预期?通威通过标准化建设,未来想达成何种目标?

刘汉元:去年我们进一步梳理“质量方针”,内部推行标准化建设,通过借助外部机构赋能、内部人力引进等持续跟进。

令人高兴的是总体实现了标准化一阶段建设的初步目标,令人特别惊喜的是,这一过程练就和培养了一批以“通威学习中心”为代表的内部文化团队。他们更高效率地组织和推动公司标准化建设,从总经理到每一个员工,用内生动力去理解标准化建设,这一点超乎我们的预期。

有了这些基础,标准化建设一阶段向二阶段进阶有了更多原动力。如何将生产现场的改进原理举一反三类推到产品质量稳定和用户利益最大化上,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持久、更稳定、更标准、更规范、更高效,这是标准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2)

通威的“渔光一体”建设已经进展多年,能否分享一下您在渔业园区上的思考以及取得的成果?

刘汉元:中国力争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型迫在眉睫,要求在生产方式上做出转变,从化石能源逐步转变到可再生能源,来持续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而可再生能源当中,未来占比最高可能就是光伏发电,其次是风力发电、核电、水电等。

把华南、华东等水产养殖集中区的水面复用起来,通过“渔光一体”的设施化改造,让新能源生产有更多的平台和场地,助推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升级,同时实现水产养殖的集约化进程,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养殖水平,让渔业和光伏两个产业协同发展,土地复合利用率大幅提升。

这两天我也实地去看了“渔光一体”基地,水产养殖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更好的可以达到1吨;电站的建立在保障这一产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每亩每年输出近10万度电,这10万度电如果用来推动汽车,能量大约相当于10吨石油。产量上的成绩,也进一步支撑我们做“渔光一体”的信心。

在江苏的泗洪、如东等地,已经实现了1000亩、10000亩、3万亩甚至是5万亩的基地改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个乡、一个镇,往往在几年时间内旧貌换新颜,同时实现了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我想,通威做这样一个定位,是能够兼顾当前、着眼长远,同时满足新时代新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内在需要。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3)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4)

通威的“质量方针”和满产满销,走的是高质量的内生式增长路径,但行业内也有说法认为这个想法太冒进了一点,您是怎么思考的?

刘汉元:我觉得不是冒进,而是做晚了,饲料工业难以快速实现现代化,事实上是这个行业对自己的宽容或者是误判。无论是抗生素的滥用或是单纯对低成本的追求,致使农牧行业这20年来落后了。

过去十多年,通威做了光伏,能够参与这个时代的转型,在碳中和的过程中成为全中国和全世界新能源领域的主角之一,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回过头来,看到脏乱差的饲料生产、几十年提高不多的自动化水平和行业生态文化,反而感觉到责任重大,感觉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去做更多的工作。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地去布局和投资未来,让行业真正健康发展,不被时代抛下,这是值得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的事。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5)

通威提出的满产满销,在实现满产满销之后,对农牧板块板块有些什么样考虑?

刘汉元:通威在新能源领域之所以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是因为我们的产能利用率达到120%左右,24小时连轴转,而行业平均水平只有60%左右。

整个饲料产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不到50%,事实上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没有建很多新饲料工厂的本质原因就在于没有达到满产满销。通威农牧关键应该练好内功,做好标准化建设,真正把产能利用率提上来,生产低成本、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6)

通威股份在饲料领域已经扎根了39年,未来在农牧板块的发展和定位是什么样的,在行业中有什么样的一个发展目标和规划?

刘汉元:从2013年开始,全世界的电池片产能车间记录一直由通威刷新,这是我们在能源板块取得的进步。农牧板块我们在思考过去几十年解决了量的问题后,未来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助推和参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所以去年重新梳理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哗众取宠、表面文章、搞噱头等,这些过度营销和无序竞争行为,我认为都不可取。客户的本质需求是什么?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什么?高质量发展如何体现?用户利益最大化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真正落地?这才是农牧板块工作的重点。

这么多年,粉尘、噪音、脏乱差是饲料行业的真实写照。进入21世纪又过了20年了,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我们的饲料企业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员工工作的场所更舒适,真正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节奏实现高质量生产?

高质量,并不仅仅意味着高投入,真正的高质量,需要做到的是成本下降和规模提升,在成本优势上做到行业领先。通威在光伏这个新兴行业,能够用七八年时间跨越到全球第一的位置,也同样思考在农牧行业如何实现跨越式的转型?这是通威的责任,也是行业的期待。在这之前,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做好标准化建设,真正关注用户的利益,让行业的健康发展得到保障,我想,通威未来的发展不是问题。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7)

今年饲料原料价格涨得比较厉害,但是我看各个厂家的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通威各个战区也扛住了压力,坚守住了质量底线。您如何评价通威农牧板块的执行?有什么寄语留给行业?

刘汉元:过去体系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谈的时候都说是对的,干起来就变形。客观上是由于行业里的无序竞争比比皆是,客户需求没有抓到本质,各种怪招、奇招总是多的。

2020年在质量方针修改过程中,我们就在思考,行业本质需求在哪里?做表面文章和过度营销、形成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业风气、干扰经营主线、浪费社会资源,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越是大公司,越是不能破坏行规底线和经营原则,那是对行业和历史的犯罪。通威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约束自己,我相信社会是公平的、行业是公平的,最终大家的回报也一定是有效的。

随着理解的加深,通威上下将“质量方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发自内心认同,并在行动上化被动为主动。这两年我们比前几年做得更好,我相信,今年、明年、后年都会越来越好。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8)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9)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10)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11)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12)

市值超过一万亿(从千亿市值到万亿市值)(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