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怪腐肉

海怪传说从古至今都不少见,无数次的发现和无数次的证明,海怪或许只是人们将想象力与现实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日本曾经在70年代便发现过疑似海怪的生物,这种生物从海怪到恐龙都有其相关说法,一时间众说纷纭。

不过当专家最后揭示身份的时候,不少人都大呼难以置信,究竟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段奇妙的发现之旅。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1)

日本的捕鲸业相当发达,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不少专业团队驾驶捕鲸船进行捕捞作业。

1977年,当时有一艘名为“瑞洋丸”号的捕鲸船正像往常一样进行工作,但是在4月25日当天,船员们捕捞上来了一团非常奇怪的东西。

事发地点在新西兰的克莱斯特彻奇,当时捕鲸船在拖网中捕获了一种奇怪的未知生物。

不少船员都没有见过这东西,一致认为这应该是某种怪物。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2)

捕获的神秘腐肉

刚一捕捞上来,这团怪物就散发着强烈的恶臭,并且已经开始腐烂。

船员们通过称重发现怪物的重量居然重达1.8吨,长度在10米左右。

根据当时的相关描述,这个怪物有一条1.5米长的颈部,四片红色的大鱼鳍,以及一条两米长的尾巴。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它没有背鳍,并且内脏几乎丢失

有意思的是,这只怪物的肌肉以及脂肪还完好无损。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3)

腐肉掉下来之后引来围观

这一发现直接活了,不少怪物爱好者和日本渔业杂志报刊都纷纷报道了这则消息。

一时间关于怪物的猜测难分高下,有人说这是深海大乌贼,有人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水怪,甚至还有日本居民认为这是传说故事中的海怪。

不过对于捕鲸船上的船员们来讲,当时他们最想做的事不是拍照记录,而是想赶紧把它给扔了。

因为这东西不仅臭得要命,而且还可能会污染渔船捕捞上来的鱼。

结果就当他们准备扔掉的时候,这团肉因为腐烂太厉害掉在了甲板上。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4)

可疑之处

所以这才有了一系列的照片和记录,当时在船上的失野作为山口海洋高中的教师,尽管这下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个东西究竟是啥。

不过他看了老半天也没看明白,最后只能借船友的相机进行记录,最后将照片带到了研究室进行细致研究

瑞洋丸的案件分析

本来除了照片外,失野还对这团烂肉进行了详细的手绘,不过手绘最后画出来似乎和照片中的数据有些不太一样。

至少从初步的判断来看,它的内脏器官应该是被鱼或者海洋虫子给吃掉了,主体部分主要为肌肉和脂肪,从腐烂状态来看至少在海下待了1个月

后来相关的报道越传越远,日本瑞洋号在海洋捕获奇怪腐肉的新闻引起了美国和欧洲科学家的注意。

他们认为这应该是海洋中的某种生物,而不是海怪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5)

后来手绘的样本

进一步的分析主要在日本进行,当年收集回来的样本在太阳鱼公司通过初步鉴定认为这是一种鱼类。

横滨国立大学的教授看了照片和遗骸认为,这可能是史前已经灭绝的物种之一,蛇颈龙。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6)

各种各样的蛇颈龙

好家伙,专家的话就是不一样,直接引爆整个事件舆论,日本纪念邮票商火速发行了一套长颈蛇龙的纪念邮票

不过后来瑞典的生物学家还海洋学家反驳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这应该是海洋中的常规生物。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7)

当年发行的邮票

相关证据来看,蛇颈龙用肺部呼吸,外形结构和生理构造都与发现的神秘腐肉有所不同。

最终日本科学团队联合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及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最终通过验证判定这应该是一条姥鲨的尸体,那么姥鲨究竟又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呢?

这是一种世界性的迁徙鲨鱼,生活在所有温带海洋中,与其他进攻性超强的鲨鱼不同,姥鲨是一种移动缓慢的鲨鱼。

主要在水面进行滤食活动,它们可以通过嘴部的鳃耙来过滤海水获得食物。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8)

姥鲨张口滤食的画面

这种鲨鱼非常古老,从始新世开始就有姥鲨的存在,科学家推定它可能存在于欧洲的三叠纪晚期。

通常它们的长度能够达到7~8米,部分个体能够超过10米,重量大约在4吨左右。

最大个体记录是1851年在加拿大的发现,这条姥鲨重量为16吨,并且体长超过10米。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9)

姥鲨头部的特写

姥鲨的活动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它的游动速度在每小时3.7公里,并且不会躲避靠近的船只。

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有着一定的爆发力,只要它们想,姥鲨完全可以跳出水面。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一般这样的大型生物这么做是为了摆脱身上的共生体。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10)

19世纪巨型姥鲨画像

姥鲨的体表特征还有一片较大的龙骨尾柄,身上覆盖有片状鳞片,并且浑身被粘液覆盖,还有一个尖尖的鼻子。

它们的活动一般在900米深的水域,不过为了捕食,它们可以一直追逐手中的浮游生物,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季。

由于姥鲨的食物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并且是滤食生物,因此姥鲨对人类来讲不会像大白鲨那样充满危险性。

相关的卫星追踪显示,姥鲨在夏季和冬季是最活跃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浮游生物也最多,姥鲨可以追随浮游动物斑块数千公里。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11)

雄性姥鲨

另外这种鲨鱼还有十分优秀的商业价值,鱼肝自然不用多说,丰富的微量元素以及饱和脂肪酸是鲨鱼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姥鲨也不例外。

另外它们的皮肤能够制成皮革,所以姥鲨在过去一直都遭受过大量捕杀,进入21世纪后,这种鲨鱼才被人类正式保护起来。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12)

海怪迷的狂欢

话说回来,为什么科学家认为瑞洋号捕获的腐肉是姥鲨呢

关于腐肉为姥鲨的说法主要在于,姥鲨在腐烂的时候下颚和松散鳃部会最先脱落,因此会留下长长的颈部以及小头的外观。

而它的尾巴,也就是背鳍以及其他鱼鳍部分,由于腐烂后缺乏脊椎支撑,这些部位会在腐烂的开始阶段脱落,并从外表上形成一种类似蛇颈龙的样貌。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13)

科学家推测的姥鲨腐烂模型

日本的科学团队在初步揭示了瑞洋号海怪案之后,不少民众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真相

搞了半天原来是真实存在的鲨鱼?

这种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不少人甚至发表相关文章来反驳。

既然是专家,看来不拿出点证据不行了。

受限于技术条件的影响,当时收集回来的样本其实在1年后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主要手段则是通过样本组织的DNA分析对比。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14)

后来的氨基酸对比数据

科学家们将姥鲨的生物样本和腐烂组织保留的样本进行了详细的氨基酸比对。

最后的分析结果指出,尸体样本的总氨基酸结果与已知姥鲨的弹性蛋白完全匹配。

另外科学家们还将姥鲨的生理结构与蛇颈龙进行了仔细比对,相关证据都表明这团腐肉确实是来自姥鲨的尸体,而不是什么蛇颈龙,更不是海怪。

所有的怀疑在事实的铁证面前都烟消云散,一场海怪疑云就这样拉下帷幕。

海上不明巨型生物(日本渔船捕获神秘生物)(15)

不过在多年后,这起案件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或许,人们并不是真的在意这团腐肉究竟是什么,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人们对于海怪的想象,一场怪物迷的狂欢和看热闹才是人们真正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