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典故出处介绍和释义解读#

今天应话题需要,再讲个成语“危在旦夕”。

朝不保夕的典故 典故危在旦夕(1)

从这个成语字面就能猜到意思,旦夕是指早晨和晚上,一般形容危险发生在很短的时间里。

这个成语来自于《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遂到平原,说备曰:‘……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惟君所以存之。’”

说的是三国时吴国的将领太史慈,他本是东汉末年的武将,年少时擅长射箭,为人又豪爽仗义,颇有侠气,原来是刘繇的部下,后被孙策收降。

太史慈二十一岁的时候,因为牵扯到郡守和州牧的仇怨,太史慈机智地帮助了郡守,由此得罪了州牧,他害怕州牧报复,就逃到了辽东郡。

北海相孔融听说后,认为太史慈绝非平凡之人,就多次派人探望他的母亲,时常周济。黄巾起义的时候,孔融被管亥困在都昌,太史慈从辽东回来,他母亲就告诉他孔融对自己家的恩惠,并让太史慈赶快去救孔融。

太史慈在家待了三天,便径直来到都昌,在包围之中,他窥得时机,面见孔融。太史慈提议带兵杀出重围,孔融不同意,他想要向平原相刘备告急,太史慈自告奋勇前去。

当太史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见到刘备的时候,他跟刘备说道:“孔北海与我既非骨肉,又非近邻,只是因为相互爱慕名义志节,有分担灾祸,同受患难的情谊。如今管亥作乱,北海遭围,孤立无援,危在旦夕。因为您有仁义之名,能够救他人于危难之中,北海才让我冒死前来,请求您的援助。”

刘备听了大受感动,发兵解围。

@八闽古代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