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尽管如今生育孩子不限量,但有勇气生三胎四胎的家庭毕竟是极为少数。

但凡那些把孩子养育成人的家长,内心都有一肚子打掉牙齿往下咽的苦水。

对于成熟稳重又有责任心的成年人来说,挣钱养家的艰辛还能承受,可孩子到了叛逆期,闹出各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烦心事,真叫一个心力憔悴。

叛逆期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什么样的家庭养出叛逆的孩子)(1)

昨天清晨,有位妈妈急匆匆地在群里求助,说9岁的孩子因为手机被控,准备搬凳子爬围栏跳楼,怎么办?

有学员条件反射般给出回应: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孩子太叛逆了,得好好管教!

这个说法不无道理,9岁的孩子已经迎来人生第二个超强自主意识时期,他们已经完全有自己的主见、想法和观念。

不管学习还是生活,他们更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下去。尽管孩子沉迷手机这一现象,很少有父母能够包容、接纳。

但我们看看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孩子为什么会对电子产品上瘾?一个9岁的孩子就养成了看手机的习惯,责任在谁?父母为什么在孩子没有依赖手机之前想办法引导?

我们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个叛逆的孩子,与家庭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谓叛逆,也就是孩子的行为在家长看来是不合常规的,无法做到理解、包容、接纳、认可。

叛逆期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什么样的家庭养出叛逆的孩子)(2)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有众叛亲离的行为?常言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孩子有叛逆行为的背后,一定有其不舒服的感受。

很显然,在日常的亲子关系交流和互动中,父母对孩子的理想值太高,而孩子却有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理解或接纳,亲子意见产生分歧而引起各自为阵的矛盾。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培养出叛逆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任性型的家庭教育

家长很任性,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并没有一套系统又有始有终的教育方法,而是完全由着自己性子自由发挥。

今天想到学习对孩子很重要,就狠抓作业和学习习惯;明天觉得读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就发展孩子个性进行快乐教育。

9岁的孩子因为手机被控,就以跳楼威胁父母。责任在于父母,如果早期对孩子使用手机进行有效限制,而非让孩子实现手机自由的话,那么孩子就不可能有网瘾。

等到孩子完全依赖网络,没有手机活不下去的时候,家长来个猛然紧急刹车,强行中止孩子上网。

叛逆期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什么样的家庭养出叛逆的孩子)(3)

这换了谁也无法接受,更何况还没有形成自制力的孩子。他除了以性命做筹码,还能拿什么与家长抗衡呢?

父母心理年龄处在青春期的家庭教育

青春期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情绪易激动,做事易冲动,一言不合就起冲突闹矛盾。

但凡孩子出现叛逆的迹象,都是自我意识日渐强烈起来。如果父母的心理年龄处于青春期,就很容易与孩子硬杠。

不是以东风压倒西风的姿态强行打压孩子,就是以绝对的优势控制住孩子。

如果孩子只是处于人生第一、二个叛逆期,这种以大欺小的教育方式,也许可以取得短暂性的胜利,但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内心力量足够强烈,身高有了优势,很有可能会给家长报复性的打击。

父母权威型的家庭教育

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摆以一副威严的样子,要求孩子对家庭教育要绝对服从。也就是那种说一不二的方式,让孩子听话照做。

这种教育方式在以往的家长制年代里,是一种主流的方式存在。但在如今的教育观念、家庭关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民主、自由、平等是主基调。

叛逆期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什么样的家庭养出叛逆的孩子)(4)

如果家长活得太刻板,总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孩子,甚至一板一眼地不给孩子任何自由。

比如:你必须遵守的规则;你违反规则受惩罚是天经地义的。个性化也越来越明显的孩子肯定会感觉不舒服,叛逆也就随之而来。

过度控制孩子,从短期看来有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期效果来看,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们环顾一下身边的孩子,发现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叛逆,为什么呢?其实孩子叛逆与否,并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很多时候由与家长互动方式决定的。

孩子叛逆的根源,就是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懂得关注自己的思想、意识,甚至争夺自主权,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而不被家长理解、包容、接纳、认可而产生的。

叛逆期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什么样的家庭养出叛逆的孩子)(5)

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足的自由度、成长空间,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发言权,亲子关系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那么,亲子关系一定是亲密的,亲子沟通一定是顺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