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 书契。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此段古文可以翻译为——在远古时候,伏羲掌管天下,他观察天象与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与大地的纹理,近的取法自己,远的取法于它物,在此基础上,他创立了《易》和八卦,用卦象暗示吉凶,到了神农氏的时代,开始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来治理社会,但随着社会与行业上各种纷杂虚假事情的增多,黄帝的史官仓颉开始取灵感于鸟兽的足迹与纹理,来创造文字。

从以上的史论记载可以看出,汉字取源于自然,作为书法艺术载体的汉字,从一开始就与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将“自然”作为审美评判的重要标准,至今未变,将书法的发展于历史的发展对照,不难发现,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对自然物象的艺术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愫。怀素在山峦云雾之中悟得变化之势;张旭从舞剑之中求得书法神韵;再例如古人对“屋漏痕”、“万古青藤”等自然界原生态美的借喻,无一不是在追求彰显艺术的自然情趣。

大愚——《山水三合》

大愚——《山水三合》

挥沙成画沙画为什么能触动人心(锥画沙来源于自然)(1)

黄宾虹——《万峰幽壑图》

黄宾虹——《万峰幽壑图》

挥沙成画沙画为什么能触动人心(锥画沙来源于自然)(2)

大愚——《儒坤》

大愚——《儒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