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以前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读书方法不对)(1)

如何帮助孩子真正学会看书,把一本厚厚的书看薄,最后看成自己的?

很多孩子书看得不少,记住的没几本,甚至是刚看完的书,转身就忘得差不多,阅读理解、写作水平也不见提高。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还是大量给孩子买各式各样的书,认为只要孩子愿意看就行了,有些书孩子阅读非常快,一天能看一本,而有些书孩子几个月都看不完一本。孩子完全是凭兴趣看书,好看的书一目十行,不喜欢的书挤牙膏式地看。

这种看书有效果吗?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书看多了,孩子的视野自然也会开豁点,只是这种看书的方式的效率非常低,孩子在看书的过程更注重的是输入,而没有输出。阅读是将信息读入脑子里,就是“输入”,而把书本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整理出来,或者把书本讲述出来,就是“输出”。

如果光看书而不讲述或者整理,也就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这是阅读效果非常差的一种方式。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看过就算是懂了书中的内容,但实际只是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不能把里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更谈不上了解书中隐含的意义,发现其与自己的关系,以及如何把书本内容运用到自己的身上。那么该如何输出?可以用聊天、写笔记或者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输出,尤其是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这样能训练记忆力和脑力,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激发孩子思维,有效提高记忆力,快速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和生活效率的工具。

下面我就讲一讲如何用思维导图有效的阅读一本书。

6岁以前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读书方法不对)(2)

看书绘制导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阅读开始,抓住重点,理解重点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将它图解绘制成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能够建立逻辑思考力、加强记忆力和训练脑力,也能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吸收和记忆,从而找到和自身的关系,让书本为我所用。

具体步骤如下:

6岁以前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读书方法不对)(3)

1. 泛读

泛读也就是快速看一下书本内容,主要是看一下书本的封面、前言、推荐、目录和结语。并且根据目录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快速看下。通过这么简单的几步,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去精读,要是感觉内容比较肤浅或者对自己没什么帮助,就这样大致泛读下就可以了。书籍浩如烟海,实在没有必要,每本书都花大量时间去阅读。

2. 精读(带着问题阅读)

通过泛读,发现书本的内容自己感兴趣的点很多,观点也比较独到,就可以开始精读。开始先精读前言、序言和目录,然后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根据目录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精读。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也不是整本书都要进行精读,是要针对那些对自己有用的、感兴趣的、能解决自己疑问内容进行精读,而其它内容还是可以进行略读。

每一本书对不同的人价值都不一样,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的感受也不一样。

3. 标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写自己的心得

在精读过程中把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进行标记,同时也可以针对某些内容直接在书本上写下自己的心得。有些孩子看书的时候总是保持书面整洁,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买来的书是看的,是用来学习或者消遣,而不是用来收藏。

4. 提取关键词

针对自己标注的信息或者自己写的心得进行提炼关键词,越精准越好,同时找到这些关键词内在的关联,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当然在提炼关键词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已知的知识,扩充一些关键词,从而使得书本的知识面更加丰富。

5. 参考目录

经过前面几步,就可以定导图的分支了,定分支的时候可以参考下目录,但又不能完全抄目录。

6. 画导图

最后就是画成整本书的思维导图,每个人针对同本书画出的导图都会不一样,这和个人的知识面、阅历、兴趣点等有关。

通过这几步,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就完成了,在整个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并不多,因为书本里面很多内容都被自己略读。但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而且加深了对整本书的理解和记忆,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办法。要是孩子还比较小,可能在开始阶段需要和父母一起完成,熟悉后,孩子自己也就能上手了。

这里给两个读书导图供参考,一个是绘画本《石地里的收成》,是一个7岁孩子画的导图。

6岁以前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读书方法不对)(4)

还有一本《管道的故事》,这是一本有关财商类的书籍,适合高年级的孩子看。

6岁以前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读书方法不对)(5)

书并不是读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把好书读精、读专,读成自己的,最后为己所用,才是最有效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