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计划用两课时讲完,可是两课时并没有完成任务,又利用了一节晚自习接着讨论学习。

愚公移山简明教案(愚公移山教学后记)(1)

第一课时,正音朗读,划分节奏并翻译,整体感知。在这课时初读后,针对实际强调了重点字词的读音后,笔者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集体大声朗读,自由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到充分熟悉。而后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最后接龙翻译,每人一句,在此过程中进行重点词汇重点句式的处理和归纳,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作业为整理文言笔记,试着背诵课文。

愚公移山简明教案(愚公移山教学后记)(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内容。这节课的朗读任务稍轻一点,首先让四组同学分别概括出每一段内容。可以尝试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来概括出来。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为:二山雄立图,战前动员图,愚公智叟辩论图,二神移山图。“标题是《愚公移山》,可是并没有看见愚公移山啊?”在此引导下,学生在文中仔细寻找,在第二自然段中又概括出一个“毕力平险图”,大致了解了内容。

整体认知之后,通过和七年级所学习的寓言进行联系,同学们明白了这则寓言,是想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既然是讲故事,请同学们在文中寻找出故事的背景,开端和发展,高潮和结尾。结构理清之后,同学们各抒己见,争着抢着说《愚公移山》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人说“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有人说“面对困难,我们要坚持到底,不畏艰险。”有人说“我们要敢想敢做,敢于向不可能的事情挑战。”对于学生所说道理及时予以肯定,鼓励他们踊跃发言。

接下来通过文章的精读,进行了如下问题的设置和学习。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请大家从文章中找出原文进行回答。

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方法:“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愚公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这个问题通过概括可以概括为四点:

第一点,两山又高又大。表现在文中为“方七百里,高万仞”。

第二点,路途遥远。文中的句子为“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第三点,移山的人又老又少。老的“年且九十”,真正的壮劳力“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小的表现为“始龀,跳往助之”。

第四点,工具设备极为简单。表现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请大家找出愚公妻子和智叟两人分别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的句子是?用恰当的语气读出来。

4、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是什么,它在文章中的作用又是什么?

细节描写表现在邻人京城氏这个霜妻弱子上,文章中出现了两次,属于细节描写。作用上,首先说明愚公移山这件事体现了大家共同的意志和愿望,得到了邻居的支持。第二,这个情节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跳往助之”四个字,把小孩子活泼开朗欣欣然的形态写了出来,同时与智叟的态度“亡以应”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出于公移山精神的可贵之处。

5、文章最后用神话结尾是封建迷信吗?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超能力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用神话来实现愚公的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这里以神话结尾,更能凸显出愚公精神感天动地,表现出寓言的特点。

讲到这里,这节课都已经结束了,课后让他们先尝试去完成课后习题。

愚公移山简明教案(愚公移山教学后记)(3)

晚自习的时候又进行了第三课时的补充。

1、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愚公和智叟的辩论。那么智叟的观点是什么?理由呢?

愚公的观点又是什么?理由呢?学生可以作为正反方来进行一个辩论。

2、愚公和智叟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3、愚公精神是什么?

4、有人说,愚公确实愚,大山挡住了道路,可以绕山开路或者搬家,你对此有何看法?

5、愚公精神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对于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呢?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连环画的形式将《愚公移山》的五幅图表现出来。学生异常感兴趣,期待他们有精彩的作业呈现。

这堂课学完,稳稳当当似乎也没有什么亮点,不过学生对于我们的作业--要画连环画,很感兴趣。还有一个就关于移山还是搬屋的辩论以及在愚公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上,学生对此话题非常感兴趣,能联系自身实际滔滔不绝,拓展的比较深刻,这是我比较满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