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听了老郭那么多相声,得了老郭这么些睡前催眠之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为老郭写篇文章,梳理一下老郭这么些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风雨之后的彩虹。

最早听老郭的相声是在电台里,有次搭车听老郭跟谦大爷说了一段,车到站了,两人还没说完,我有点意犹未尽

后来结婚工作,人生面临诸多困境,睡眠不太好,每每睡不着的时候,便把郭德纲的相声,放在耳边催眠。

很喜欢二人的风格,很接地气,没有虚头八脑,没有歌功颂德,没有溜须拍马,在他们的相声里,看到了生活中的小人物的狡黠、犯二、还有心酸无奈,特别喜欢郭德纲的《我要奋斗》。

非著名相声演员初入世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

1973年,郭德纲出生于天津。

天津,自清末起,就是非常著名的曲艺之乡,也是一片孕育相声的沃土,能诞生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也就不难理解了,郭德纲老家所在的地区是天津老城区,也就是今天天津鼓楼附近,附近有很多茶馆、剧场等。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3)

郭德纲的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是一名老师

父亲有时候工作忙,需要执勤,就把郭德纲放在了剧场里,就这样熏陶着,天长日久,郭德纲就对相声产生了兴趣。郭德纲第一次说相声是在九岁,据他自己说:就是说着玩。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4)

第一次进京

郭德纲曾“三上”北京,第一次是在1988年。

那时候郭德纲,只有15岁,他报考了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在北京呆了两三年,后来回到了天津,具体为什么原因回去,郭德纲未曾明言。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5)

那时的郭德纲头发还很浓密,脸蛋稚嫩,两个酒窝特别明显,眼神略显迷茫。

第二次进京

1993年,郭德纲第二次进京,这次进京只待了十多天,没有找到事情做,只能落寞回天津。

在北京百无聊赖的十多天里,郭德纲有天去民族宫大戏院看演出,看完演出都晚上十一点多了,郭德纲沿着长安街由西向东,一路走到大栅栏,新鞋的脚后跟给磨破了,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小旅馆住下。

第三次进京

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进京。

初始,居住在青塔,在四环西边一些。现在四环边不算偏了,可在95年的北京,那是相当偏了。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6)

郭德纲租了河边的一个小平房,屋里只有一床一椅,写东西都得趴在床边写,那时候时常希望能有张桌子。

后来辗转了很多地方,哪便宜去哪,通州、大兴、海淀都住过,那时候会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东砸门骂街,不知道房东今天作何感想?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7)

1989年第一次进京,1993年第二次进京,1995年第三次进京。这三次北上我怀揣的都是做主流相声演员的梦想,奈何机关算尽,终未得手,或许冥冥中自有定数。

郭德纲经历的这些苦难,谦大爷都没经历过,你说气人不?

谦大爷

于谦生于1969年,地道的北京人。

于谦的父亲叫于庄敬,郭德纲口中的于老爷子,你以为人家是干那个的,其实于老爷子退休前是一名国企老总,副局级干部。

母亲姓翟,石油炼厂方面的专家。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8)

于谦从小就是在这样富裕的家庭里长大的,所以为人比较豁达,爱玩

1982年,13岁的于谦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相声班学艺。

在校期间跟随相声演员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从这里可以看到,人家谦大爷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

1985年,于谦拜师石富宽先生,也就是给侯耀文捧哏的那位。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9)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0)

1995年,于谦结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进修班。

之所以,在这里插上这么一嘴介绍于老师,是为了郭德纲、于谦老两口5年后的相会做个背景介绍。

从中也可以看到不同背景成长起来的郭德纲和于谦,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区别。

也说明了一个地道的草根,要想往上爬,必然要经受更多的苦难。

北京相声大会

张文顺

1998年,郭德纲、张文顺、李菁三人开始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演出。

张文顺是相声前辈,他的师傅是佟大方,师爷是郭启儒。郭启儒就是给相声都是侯宝林捧哏的那位。所以张文顺在相声界可谓根正苗红,郭德纲在北京说相声,说实在的千难万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江湖就有派系,有派系就有势力范围。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江湖,一个武术小子去京都闯荡,别人一问你没有后台,那欺负你没商量。

曾有同行欺负郭德纲,张文顺大怒,带郭德纲前去理论,并且表示,有什么事冲自己来,自己反正也快死了,也不怕得罪人。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1)

张文顺对于郭德纲来说,可谓亦师亦友。09年张文顺去世,德云社的演出停了七天,悼念张文顺,并把张文顺的遗像请到了后台,初一十五上香磕头供奉。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2)

李菁

郭德纲跟李菁最开始一起说相声的时候,郭德纲25,李菁17岁,在郭德纲经历很多艰难困苦的时候,张文顺和李菁为其保驾护航,李菁在德云社发展的早期,是郭德纲的股肱之臣

后来,德云社壮大,人员增加很快,李菁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边缘化,而且在利益分配上,李菁获得的收益也较少,后来更因为郭德纲与北京卫视交恶,最终导致李菁离开。

李菁对郭德纲评价很高,并且表示,他从郭德纲那里学了很多相声,李菁也未曾对郭德纲有过负面评价。

烧饼举行婚礼的时候,李菁也曾参加。

郭德纲也曾表示,如果李菁想回德云社,自己举双手欢迎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3)

九十年代中期相声现状

九十年代的时候,相声在民间市场上基本已经绝迹,只有在春晚上能听到不痛不痒的相声,而且都是很基础的,很多人都表演还停留在说几句绕口令的水平,这些本来就是演员的基本功,而且这些东西也说不出新意来。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4)

很多已经成名的相声演员,基本上在体制内混口饭吃。连侯耀文上春晚也是搭档赵丽蓉、黄宏演小品。

相声的民间市场已经萎缩成了旺仔小馒头

但就是这样,郭德纲想自己做一块蛋糕,也引起了同行的嫉妒。

郭德纲初期说相声,真是太难了,有时候只有很少的观众,甚至有一天只有一个观众。郭德纲还曾把这段往事,写到了段子里。

与于谦的命中注定

于谦在跟郭德纲认识之前,已经开始混迹于影视圈,并且小有名气,曾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客串一个角色。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5)

98年,郭德纲与于谦相识,00年的时候,于谦所在的北京曲艺团要表相声,有一个演员临时缺席,就借调郭德纲去表演节目,与于谦搭档表演栓娃娃,两人发现,彼此非常契合。

从此,二人的相声“夫妻档”,开始正式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天作之合。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6)

那个相声演员的缺席,却成了二人合作的“媒人”。

2001年,德云社移师天桥乐剧场,于谦正式加入,便跟郭德纲做起了固定搭档。

谁也没想到二人的组合后来会火遍了全中国。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7)

郭德纲的爆火

96年开始,邢文昭和徐德亮开始跟着郭德纲一起说相声,后来,这个团体发展到十多个人。就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这个团体。

03年的时候,北京相声大会正式更名为德云社。

04年那会,互联网方兴未艾,但郭德纲的相声段子,开始在网上流传,而且电台也开始播郭德纲的相声。

05年,郭德纲开始大火,一下子有席卷全国之势,确实,那时候的郭德纲的相声,相当经典。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8)

北京卫视

03年的时候,郭德纲还是个无名小卒,北京卫视邀请郭德纲参加相声邀请赛,并获得了特别奖。

也是因为这次契机,郭德纲认识了侯耀文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19)

04年,郭德纲正式拜侯耀文为师,北京卫视全程参与报道。

05年,何云伟和李菁参加当年北京卫视举办的相声邀请赛,二人获得了冠军,并且,郭德纲于谦以特别嘉宾身份参与了表演。

06年,郭德纲跟北京卫视的合作达到了顶峰。郭德纲与北京卫视当红主持人春妮一起合作《星夜故事秀》,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

06年的郭德纲

06年的郭德纲,可谓春风得意马蹄轻,各大媒体热捧,也有很多的粉丝支持,人气一时无两。

郭德纲频繁参加各种活动,郭德纲曾回忆说,曾经最忙的时候,一天干了十七件事,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郭德纲的第一次大危机:藏秘排油

07年315晚会上,藏秘排油被曝出虚假广告,郭德纲一时被媒体炒到了风口浪尖,媒体群起而攻之。

如果是会转弯的人,当然会赔礼道歉,说些软话,但当时,郭德纲正是血气方刚之时,性格也比较刚。

直接硬怼:如果有问题,为什么要让他上市呢?

而且还创作了一段相声《谁动了我的减肥茶》。

郭德纲回应了此事,表示自己亲自喝过,还给亲戚朋友喝过。后来,于谦也经常用藏秘排油砸挂郭德纲。

消费者王立堂告了郭德纲,最终王立堂撤诉,二人私下达成了和解,郭德纲承认的确有违规行为。

讽刺的是,后来该减肥茶重新注册了一个名字,又找了明星代言,还在大媒体上做广告。

拜师侯耀文

相声大师侯宝林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侯耀中,二儿子侯耀华,三儿子侯耀文,侯耀中的儿子“少侯爷”侯震是唯一仍在说相声的,目前在德云社,郭德纲很是照拂。

侯宝林是反对儿子们说相声的,因为他是从地摊说相声开始的,太苦了,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们也经历这样的苦难,所以反对说相声。

侯耀文喜欢说相声,但父亲反对,只能偷偷地学。

76年,侯耀文相继推出《财迷丈人》《见义勇为》《戏曲漫谈》等相声作品,79年,侯宝林才承认侯耀文的艺术成就。

83年,侯耀文参加了第一届春晚,表演了相声《讲礼貌》。

89年,侯耀文与赵丽蓉在当年的春晚合作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94年,侯耀文和黄宏合作小品《打扑克》,讽刺了很多不正常现象。

侯耀文因为本身的艺术成就,再加上父亲侯宝林大师的光环加持,在相声圈的地位可想而知。

02年侯耀文任曲协副主席。

03年的时候,在北京卫视的一档相声节目中,侯耀文第一次见到了郭德纲。侯耀文对郭德纲很是照拂,也经常把郭德纲叫到家里吃饭。

04年,侯耀文把郭德纲叫到了跟前,说自己要招他做徒弟,问他愿不愿意。

对于能拜侯耀文为师,对于郭德纲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郭德纲当年三次进京,怀的是做主流相声的梦,拜师侯耀文相当于“进京证”变成了北京牌照,而且侯耀文的相声圈地位又是相当超然,对于郭德纲来说,当然是一万个愿意。

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当然要考虑相声圈的规矩,如果郭德纲已经拜了其他人为师,当然侯耀文想收,也不太合适。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人,杨志刚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0)

郭德纲在天津学艺的时候,曾在茶馆听前辈说书,也曾去常宝丰家里借书,也在天津红桥文化馆打杂学艺,那时候缺演员,就把郭德纲安排上了,杨志刚也曾教过郭德纲,也曾口头上说要收郭德纲为徒,但并未按照相声门的规矩收郭德纲为徒。

相声门的规矩收徒要“摆知”,也就是搞个仪式,还要有“引保代”三人,分别是引荐人、保人、代师。引保代三人辈分必须一样,而且身份不能低于师傅,郭德纲拜师侯耀文的引保代三人分别是常贵田石富宽师胜杰三人。石富宽是于谦的师傅,跟侯耀文关系较好。

郭德纲跟杨志刚交恶是因为一件事情,91年,天津反腐,对不上账,杨志刚“大义灭亲”把郭德纲供了出来,郭德纲把自己家装修的费用报到了文化馆的账上。最后,郭德纲赔钱结束了这件事情。92年之后,郭德纲跟杨志刚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了。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1)

郭德纲第二次大危机:反三俗

07年6月,侯耀文去世。

07年,主流相声圈开始搞起了反三俗的倡议,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矛头所指的对象不言而喻。

而正好当时,郭德纲深陷“藏秘排油”危机,二者叠加,杀伤力可谓惊人

主流相声圈的声浪沸腾,大有雷霆万钧之势,媒体也推波助澜。

正当大家观望,郭德纲该如何处理这次危机的时候,郭德纲用一篇作品有力回击了别人的攻击,这个作品就是非常著名的《我要反三俗》。

在这段相声表演中,郭德纲充分说明了高雅与通俗的关系,并且表达了相声只是一种娱乐大众的形式,不是用来教育人的。

并且在其中,用很多的包袱砸挂主流相声圈。

反正打嘴仗,各说各的,这次危机,对郭德纲影响不可谓不大,郭德纲硬挺了下来,媒体多讨伐,不过民间更多的是支持郭德纲的声音。

德云社迅猛发展

德云社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郭德纲收到徒弟也越来越多,郭德纲也频繁出现在各大综艺和影视剧里。

德云社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很多相声民间社团的崛起,德云社的票价也越来越贵,德云社的大型演出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很多黄牛党经常出没在德云社演出的场所之外。

随着,德云社的迅猛发展,德云社的管理危机也渐渐浮现,利益分配的问题,各个老人的地位问题等等,都急需要解决。

但这些,就像一个初创公司刚步入辉煌一样,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阵痛。

郭德纲最大的危机:10年渡劫

10年的郭德纲面临的危机不可为不深重,就像修仙之人的渡劫,而且劫难一个接一个,让郭德纲应接不暇。

8月风波

10年8月1日,郭德纲的徒弟李鹤彪,去大兴亦庄的瀛海花园别墅,来给师父干活儿,顺便做做饭。他是厨师出身,做出的饭菜很合郭德纲的口味。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2)

碰巧遇见了北京卫视两个记者,来暗访郭德纲别墅侵占绿地事件。在未表明身份的情况下,就进入了郭德纲的家里。李鹤彪与他们发生冲突,打到了摄影师周广甫。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3)

当晚郭德纲对此事,在作品里进行了讽刺,说记者不如J女。

郭德纲没想到更大的风暴将要来袭。

8月2日,《每日文娱播报》栏目组举行新闻发布会,批评了李鹤彪,矛头指向了郭德纲。

在舆论压力下,8月3日,德云社举行记者招待会,李鹤彪道歉,郭德纲没有出息。

8月3日,郭德纲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该事件进行解释,但媒体不买账。

8月5日,李鹤彪被拘留了7天,罚款200。

当时,反三俗的声音高涨,大媒体对郭德纲进行了点名批评。面对如此大的压力,郭德纲只能认错,并且删除相关文章。

8月7日凌晨,德云社宣布从8月9日起,开始内部停业整顿。这一整顿,就停业了三十四天

被徒弟背刺

8月6日,何云伟发微博,宣布和李菁一起退出德云社。

11月,曹云金和刘云天一起退出德云社。

在郭德纲面临最大危机的时刻,何云伟弃船逃走,选择背刺郭德纲,郭德纲对此深恶痛绝。

而曹云金的离开,可谓是巨大的一击。

要说在艺术成就上,曹云金无疑是最像郭德纲的一个,脑子反应特别快,基本功扎实,而且嘴皮子很利索,深得郭德纲的真传。

这几个徒弟,离开得高调,当然也就成了媒体热捧的对象,一时风头无限。

得到于谦的力挺

正在德云社深陷危机的时候,媒体正在猜测谁将是下一个离开的,甚至有人猜测,于谦也会离开。

但当时,于谦真的就发话了。于谦当着众位同行和郭德纲徒弟的面,公开表示:“只要郭德纲不说话,永远不会离开德云社。

在郭德纲焦头烂额的时候,于谦的力挺,让郭德纲心里很是温暖。

郭德纲还写段子调侃说,我替于老师起个誓,永远不会离开德云社,否则天打雷劈破碎了你。

其实,内里是深深的感激之情。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4)

德云社再上路

在郭德纲面临着危机之后,郭德纲也进行了反思,管理上也更加科学化,利益分配上,也更合理。

因为之前何云伟和曹云金的离开,德云社面临着短缺大将的问题,这个时候,郭德纲把岳云鹏叫到了身边,说准备力捧他,希望他做好准备。

岳云鹏呢,号称相声界的“阿甘”,最开始在餐馆当跑堂,后来碰见了郭德纲,去德云社学说相声,但大部分的时间是做打杂的工作。

最开始,不开窍,相当笨拙,有点像许三多

学了很久,第一次上场,因为说得太糟糕,还被观众给轰了下来。

很多人建议郭德纲把岳云鹏开除了,说他不是说相声的料。

但最终,郭德纲留下了他。

10年,岳云鹏在相声方面逐渐开窍,说得越来越好,但跟何云伟和曹云金相比,在名气上,相差甚远。

10年下半年,岳云鹏的工作安排逐渐变得多了起来。

岳云鹏最开始的搭档是史爱东,史爱东爱闹腾,而岳云鹏的脑子反应没有那么快,往往捧哏的史爱东压制住了岳云鹏,两人的表演呢,只能说还可以,但没有那么契合。

10年,孙越在郭德纲的力邀之下,携带自己的团队,都加入了德云社。

正是在孙越的扶持下,孙越变得越来越好。

孙越的表演比较稳重,能托着岳云鹏,让岳云鹏如虎添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21年岳云鹏在春晚说相声嘴瓢了,相当尴尬,而这个时候,孙越用嘴瓢这件事情砸挂岳云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岳云鹏在郭德纲的力捧下,逐渐变得膨胀起来。

德云社的演出安排,岳云鹏和孙越倒数第三,高峰和栾云平倒数第二,郭德纲于谦压轴。

岳云鹏对于高峰倒数第二的表演有些不满,觉得凭借自己的人气,自己的收入,自己应该排倒数第二去表演。

结果,岳云鹏跟妻子郑敏聊天,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郑敏一个大嘴巴子抽过来,并把他痛骂了一顿,自此,岳云鹏才把心态调整了过来。

在郭德纲的力捧之下,岳云鹏越来越火。

在岳云鹏大火之后,郭德纲也力捧了其他土地,比如张云雷烧饼张鹤伦孟鹤堂等,德云社逐渐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郭德纲背后的女人

第一个老婆:胡中慧

郭德纲的第一个老婆叫胡中慧,二人相识半年后结婚,感情并没有那么深厚。那时候,郭德纲正在第三次往北京折腾,在北京生活困难,举步维艰。

96年,郭麒麟降生半年后,二人离婚。郭德纲无奈,郭麒麟交给爷爷奶奶照顾。而胡中慧远赴了日本。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5)

第二个老婆:王惠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6)

郭德纲离婚之后,就经常在天津和北京两地跑,那时候王惠已经是红遍天津的京韵大鼓演员了,而且家庭殷实。

97年,21岁王惠去河北保定演出,演出结束后,王惠带着一个大包去上车,正碰上郭德纲当时没有演出,郭德纲就去帮忙,二人就聊了起来。

后来又遇见过几次,聊的内容也越来越深入,王惠也了解到了郭德纲当时悲催的状况,穷困潦倒,又离了婚,还有一个儿子,但郭德纲在相声艺术上造诣很深,很有才华,而且抱负远大。

郭德纲的遭遇让王惠深受触动。

后来,二人越来越近,当王惠把想跟郭德纲结婚这件事情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很是反对,无论从哪方面讲,父母都觉得郭德纲配不上王惠。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7)

王惠不为所动,依然坚持着,不惜跟父母反目

王惠把郭麒麟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怕郭麒麟受到伤害,王惠和郭德纲没有立即要孩子,直到郭麒麟18岁的时候,郭麒麟有天跟王惠说,妈,给我生个妹妹吧?

王惠猛得愣住后,蹲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后来,王惠才跟郭德纲生了郭汾阳。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8)

试问就这一条,天下能有几个女人能做到?

在郭德纲最困难的时候,王惠还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和夏利车,帮助郭德纲应急。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29)

为了帮助郭德纲,王惠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郭德纲创业,还四处搜集段子,帮助郭德纲创作作品。

郭德纲的新书推荐(郭德纲的前半生)(30)

没有王惠的帮助,郭德纲走不到今天。郭德纲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劳需要归功于王惠。

后记

大浪淘沙始到金,每一个草根想要往上爬,必然经历常人所不能经受的苦难,没有过人之处,必然只是一个草根。

郭德纲前半截的人生,的确是一个草根励志的典范,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努力,贵人才会出现,像张文顺、于谦、侯耀文、王惠等都是郭德纲的贵人,正因为郭德纲很有才华,才吸引贵人走到了他的身边,才会愿意帮助他,成就他。

---------------------------------

感谢各位的阅读,这篇文章写了7000字,写了有十几个小时,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实属不易,如果您看着觉得写得不错,请帮忙点赞关注收藏,谢谢您的慷慨。

笔者书风流人物,专注书写现在和历史人物的人生,希望给迷茫的人以启迪。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