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语文老师,文字创作爱好者爱诗词,爱红楼,爱中国文化

文学理论的爱好者,中国美学的追随者

F1骨灰级车迷,莱科宁铁杆粉丝

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头条号: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知乎:吴圣哲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当代作家叶兆言先生在他的作品《南京传》中写到,如果要选一位南京旅游的代言人,那一定是李白。

的确,“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美丽的南京给李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白在南京也留下来不少作品。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便是精品中的精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首(哲哥读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1)

·南京的文学·

南京,六朝古都,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兴荣于此,也因此受难。多次遭受兵乱之灾,又屡屡从瓦砾废墟中重新。公元前571年楚王在六合建设城邑,南京城就此建立,距今已经2592年。

南京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批评专著《诗品》、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批评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儿童启蒙读本《千字文》、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等均诞生于南京。《红楼梦》《儒林外史》与南京密不可分。南朝沈约在南京创立了四声八病之说,奠定了汉语的四声与律诗格律。谢眺等人以“元嘉体”、“永明体”开创了诗歌声律化的新时代。萧统、李煜、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巴金、朱自清、俞平伯、张恨水、张爱玲等文坛巨匠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世界有60多种外国文学作品在南京首次翻译成中文。南京一直以来都是中外文学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传统文学名著走向世界舞台的桥头堡。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评为世界文学之都。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首(哲哥读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首(哲哥读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3)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首(哲哥读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4)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首(哲哥读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5)

当然,提到南京的文学,那一定是说说李白。

·李白在南京·

李白一生在青年、中年与老年时期多次漫游金陵。主要有以下四个重要时段:

1. 公元725至726年,初游金陵

2. 公元747至750年,基本住在南京

3. 公元753至756年,往来宣城与金陵两地

4. 公元761至762年,往来金陵与宣城之间

在李白的诗歌中提到,李白的足迹遍及玄武湖、白鹭洲、白下亭、凤凰台、栖霞山、石头城等。李白啸傲金陵山水,畅怀理想人生,涵化出以澄怀观道,归趣天真为核心的旅游审美观。他非常敬仰金陵史上的伟人,流露出报国立志的感叹,甚至在永王幕府时还建议李璘定都南京,重振大唐雄风。李白的金陵诗融汇了儒家的兼济天下与道家的个性解放思想。金陵之游成了李白人格修养和人生发展的契机与导引。“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使李白在金陵诗中雄豪地唱叹出盛唐的最强音。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游历南京时所作,是李白最著名的一首律诗。传说李白在黄鹤楼没写成的诗,凤凰台书写了。

诗的首联出句写凤凰台传说,对句感伤凤去台空、江水不歇,引发了诗人思古之幽情。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山一种祥瑞,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现在“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返。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首(哲哥读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6)

诗的颔联是对“凤去台空”更进一步的发挥:吴国昔日宫苑如今已成幽僻荒径,东晋贵族士绅现已成为野坟古冢。那一时的煊赫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物是人非,沧桑巨变,诗人悟彻人世间的悲欢苦乐,抒发了吊古情怀。

诗的颈联从怀古转向眼前之景,对近景远景作了详细的描写: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之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对偶工整,气象壮丽。诗人面对永恒的江山感叹人生短暂,功业难成,于是他在尾联发出了对命运的感慨: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是朝中的奸邪小人,“日”比喻皇帝。诗人暗指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遭小人谗害而被“赐金放还”一事。这一联抒发了诗人眷恋朝廷和忠君忧国的情感。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首(哲哥读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7)

整首诗从登台写起,最终结于报国无门的忧愤。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表达出了历史的变化与清醒的现实思考,感情深沉,声调激越,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