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雨巷古典诗(戴望舒雨巷情动百年)(1)

《雨巷》戴望舒

撑 着 油 纸 伞 , 独 自

彷 徨 在 悠 长 、 悠 长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我 希 望 逢 着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的

她 是 有

丁 香 一 样 的 颜 色

丁 香 一 样 的 芬 芳

丁 香 一 样 的 忧 愁

在 雨 中 哀 怨

哀 怨 又 彷 徨

她 彷 徨 在 这 寂 寥 的 雨 巷

撑 着 油 纸 伞

像 我 一 样

像 我 一 样 地

默 默 彳 亍(chi | chu) 着

冷 漠 、 凄 清 , 又 惆 怅

她 静 默 地 走 近

走 近 , 又 投 出

太 息 一 般 的 眼 光

她 飘 过

像 梦 一 般 的

像 梦 一 般 的 凄 婉 迷 茫

像 梦 中 飘 过

一 枝 丁 香 地

我 身 旁 飘 过 这 女 郎

她 静 默 地 远 了 、 远 了

到 了 颓 圮 的 篱 墙

走 尽 这 雨 巷

在 雨 的 哀 曲 里

消 了 她 的 颜 色

散 了 她 的 芬 芳

消 散 了 , 甚 至 她 的

太 息 般 的 眼 光

丁 香 般 的 惆 怅

撑 着 油 纸 伞 , 独 自

彷 徨 在 悠 长 、 悠 长

又 寂 寥 的 雨 巷

我 希 望 飘 过

一 个 丁 香 一 样 的

结 着 愁 怨 的 姑 娘

戴望舒雨巷古典诗(戴望舒雨巷情动百年)(2)

【作者简介】

戴望舒雨巷古典诗(戴望舒雨巷情动百年)(3)

戴望舒(1905.3.5-1950.2.28)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笔名有梦鸥、江思、艾昂甫等,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诗人、翻译家等。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名家点评】

诗人、散文家朱湘:“《雨巷》在音节上完美无疵”,与Poe的Annabel Lee“真是异曲同工”,“在音节上,比起唐人的长短句来,实在毫无逊色。”(致戴望舒的信)

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一种回荡的旋律和一种流畅的节奏,确乎在每节六行,各行长短不一,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的七节诗里,贯彻始终。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浮泛。(《戴望舒诗集序》)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管林:就诗论诗,《雨巷》的格调并不高,主体意象(雨中小巷、撑油纸伞的诗人、姑娘)借用古代诗词中 “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暗喻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惆怅、哀怨、彷徨、凄婉迷茫的情绪。它是中国三十年代象征主义的朦胧诗,是大革命遭受挫折,感到痛苦、彷徨而又一时看不到前途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绪的反映,象征了一代青年彷徨苦闷的心路历程”,具有典型意义。(《岭南文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