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容易发生抽筋的时候,无论是运动还是劳作,很多人都体会过抽筋时的剧痛。至于为什么会抽筋,大家的普遍认知是运动(劳动)强度太大导致的,也学更专业一些的人会告诉你那是因为身体内体液流失加剧、钠离子失衡导致的。

抽筋为什么叫抽筋(你对抽筋的认识一直是错的)(1)

但是,这真的是抽筋发生的真实原因吗?体液失衡的理论是定论吗?这些值得讨论。

首先体液失衡导致抽筋的理论是谁提出的呢?其实也不早,2012年一位美国的蒂姆博士研究得出的,他的研究对象是矿井中经常出现抽筋的工人,发现他们的尿液和汗液中钠含量多,而认为他们身体中钠离子被过多的排出了。

这种理论确实也容易与抽筋时的场景结合起来,比如抽筋之前我们总流出很多汗、我们没能及时补充盐分。特别是一些饮料商抓住这一理论,大肆宣传饮料中的离子能够及时缓解体液流逝引起的体内离子失衡,从而较少抽筋的情况。

抽筋为什么叫抽筋(你对抽筋的认识一直是错的)(2)

但是,蒂姆博士的实验缺乏对照组,矿工的工作环境与饮食很可能是引起他们汗液中钠离子含量较高的原因。而且在后来科学家的研究中,很多运动员在抽筋时,体液里的离子含量都是很正常的。而且体液失衡理论也无法解释:有的人下水游泳没多久就抽筋了、有的人一边跑步一边补充盐丸也会抽筋。

抽筋为什么叫抽筋(你对抽筋的认识一直是错的)(3)

所以又有学者提出“神经肌肉控制变化理论”,这种理论是说抽筋是一种神经控制紊乱。我们知道身体的一切活动靠神经传递信号控制,而这种信号其实就是电信号。当我们进入一种“极限”状态的时候,电信号就容易紊乱,从而对肌肉的控制就会出现问题,于是抽筋就发生了。

这种“极限”状态是广泛的:

比如肌肉极限疲劳(长时间运动或者高强度运动时会抽筋);

比如肌肉物料刺激极限转变(跑步快速启动或者下水冷热交替的时候会抽筋);

还比如心理状态达到极限(下水紧张、比赛十分重要或者受到惊吓的时候会抽筋)。

抽筋为什么叫抽筋(你对抽筋的认识一直是错的)(4)

无论哪种理论是抽筋发生的真实原因,但是抽筋是人体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无论是哪种“极限”状态下,我们的肌肉、神经、大脑都受到了损伤,或者更大的潜在危险。抽筋能够让我们的这种“极限”状态停下来

归根结底,太弱的肌肉就更容易导致抽筋,那么强化我们的身体素质是关键。无论是电解质饮料还是能量食品,及时补充它;更多的更加科学的训练,让肌肉更强大;即时高效的放松按摩也尤为重要,菠萝君筋膜枪的深度刺激能够让身体的状态处于最佳平衡;最后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即使抽筋发生也不必过于紧张,毕竟这玩意儿极少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

抽筋为什么叫抽筋(你对抽筋的认识一直是错的)(5)

也许研究抽筋到底怎么发生的是科学家的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直面它、认识它、规避它,成就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