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婚后和父母一起居住#

现在很多年轻人秉持的观点是:婚后坚决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看到这些观念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好怀念和婆婆在一起的日子。

小时候姊妹多,父母每天忙于地里的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无暇于子女的照顾和教育,一切都是大孩哄小孩,一哄一溜串的那种,大多数的日子都是姐姐哥哥的带领,以及童年小伙伴们的玩耍中渐渐摸索长大的。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1)

婚后,是婆婆一日三餐给我们做饭,而我们只用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偶尔也有饭菜不可口的时候,你告诉她菜盐兑多了,她会少兑一些盐。

因为我对吃饭不太挑剔,所以中间也没有什么矛盾,每次做饭的时候婆婆都会问我做什么饭?使我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反正自己不用做吃什么饭都可以,也没有有太高的要求。

也正因为婆婆的理解尊重,还有听到了批评的意见,能够及时改进,所以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2)

随着女儿的出世,婆婆也给我们帮了不少忙,在教育孩子这一块吧,老人不牵扯太多,所以也没有感到她有太多的不同的观点。

总之,和婆婆在一起的日子,我总感觉时间很充分,她给了我们很多自由的空间,帮助我们了很多的忙,使我的女儿快乐地成长,没有觉得生活有多累。

那时候婆婆多么渴望我们能再要一个孩子,可是因为计划生育,我们迟迟没有要二胎。

直到婆婆带着遗憾离去,二胎政策的放宽,我们的孩子才再一次光临。但这一次带孩子就与之前大不一样了,没有了婆婆的帮助,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真是心力交瘁。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3)

所以很多时候,老人在的时候没有感觉到他们有多么重要,但是在恍然离去的时候才觉得少了她们,我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远方的姑父,人家的两个孩子是争着养父母,大孩子在养儿子的时候,姑姑和姑父二人跟着大儿子住,做饭照顾孩子,彼此相处的很温馨美好,因为姑父有文化底蕴,不太爱说话,每次说出来的话,做出的事情都让人感到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我去南阳自学考试,住在表哥所教学校的学生宿舍里边,早晨起床的时候,碰到了姑父在外边跑步,事实上是姑父专门跑步到这里,问我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没有?尽量早点去考试,其实我知道这是姑父借散步的时候来给我做一个安排。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4)

一个远方的亲戚,姑父都能这样温馨嘱托,早早地等待问候。更何况他亲亲的一家人,他肯定做得更多。

以真心换真情,所以姑姑非常感叹生病的那段时间,儿媳妇在医院里照顾她,每个人都说是她的亲生女儿。你说这感情处得能不叫人感动吗?

姑姑时常说:媳妇比亲生女儿还要亲。后来孙子考上985,上大学离开了。他们二老想把老家的房子收拾一下,回乡下住。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5)

谁知道还没回去,姑姑突然脑溢血,幸好就医及时,没有落下很严重的后遗症,还能生活自理。

此事一出在外地的小儿子决定不让二老再回乡下了,哥哥已经养爸爸妈妈十几年了,也让自己尽一份孝心。小儿子在市里面给二老买了一套房子,让两个人居住养老。

每个星期,大儿子和儿媳还是准时来看望他们。他们二人因为细心善良,为人厚道,跟儿女们生活在一起,共享了天伦之乐,塑造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晚年景象。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6)

同样是在去年看到一个最令人纠心的事件:有两位空巢老人,丈夫能够生活自理,照顾老年痴呆的妻子,但是因为某一天清晨,丈夫突然脑溢血离去,而妻子坐在那,在丈夫离世三天后被活活地饿死了。

一个星期后,儿子推开门,父亲的尸体已经散发出了臭味,母亲也在三天前离开了。这是多么凄惨悲凉的场面,做儿子的看到这种场景,以后会不会做恶梦呢?

当我们十月怀胎由母亲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父母从来没有因为生活中的重重困难而抛弃我们。相反,却是一把心酸,一把泪地把我们养大。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7)

不管多难他们从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长大后或许思想上有了什么变化,但应该不会影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或许我的观念不合大家的要求,或许我是70年代的人,思想已经老化了。

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坚持老人应该和子女们生活在一起,会更平静,更幸福。

这样子女可以安心工作,老人可以共享天伦。平时的交流可以使老潜移默化的更新观念,时常动脑,不至于老年痴呆。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8)

在我看来,那些能和子女相处甚欢的老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勤快,任劳任怨,愿意为子女们做力所能及的活。

第二、脾气性格温和,平静不暴躁,不强势,懂得谦卑和睦之道。

第三、善于学习,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第四、大事不拘小节,平日里不太爱说话,表现行动上却是满满的的爱,更近似长者的风范。

第五、不家长里短地评论他人,照顾孩子起居用心,有经验,但又不干涉父母对孙辈的教育。

第六、父母是典范,子女呈规范,同为儿女,同为父母,一视同仁,就会少了很多的偏见与不满。

第七,两好加一好,才是人间完美的好!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9)

所以具备以上几点的父母如果想享天伦之乐,孩子们又好相处,那就生活在一起吧!我举双手支持!

如果实在和儿女住不下去的话,父母能够自理的时候,可以单独住,这样可以给彼此留有自由的空间,摩擦少了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如果有一天父母老了,不能自理,实在和子女们相处不了,我感觉进“养老中心”或“老年公寓”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养老院服务好,又不牵扯什么个人喜好,私人恩怨什么的,又没有家长里短的小恩仇?

婚后和父母住一起的态度(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你)(10)

所以这个折衷的场所更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都是老年人,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境界,共同讨探讨的问题,就像我们小时候需要一个玩伴一样。

写到最后我的原则是如果能和子女相处,就再发挥自己剩余的光和热,给他们带来一点温暖。如果不能和谐相处,我会选择进养老院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图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