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是近年来最热门的 IP。

《鬼吹灯》《盗墓笔记》的小说销量,皆以数千万册计。

影视改编也是层出不穷。只不过…口碑大多很扑街。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

小鲜肉的演技、五毛钱的特效,让这些作品失去了盗墓小说的精髓。

盗墓题材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其描绘的奇诡世界:

迷雾重重的地下宫殿、超自然的生物、精巧危险的机关…

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满足了观众对地下世界的猎奇心。

其实,现实中的神秘墓穴,远比影视剧更加令人惊诧。

不信你看,央视这套考古纪录片,就比盗墓电影更更更刺激——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2)

有国家队撑腰,该片汇集了强大阵容:

考古界的顶尖专家团队、历史学界被称为“辛神”的辛德勇…

这些大神一点点揭开了海昏侯墓葬背后,隐藏了千年的秘密。

精良的制作、严谨的考据、扣人心弦的节奏,让人追到停不下来。

豆瓣评分8.9,分分钟吊打那些盗墓烂片。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3)

对历史不甚了解的朋友,可能对海昏侯这个称呼感到陌生。

此为西汉世袭爵位,共传四代。

古代中国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海昏侯不在此列,

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列侯,在诸侯云集的汉代毫不起眼。

更何况,他们的封地还在极为偏远的海昏县(今江西南昌)。

按现在的说法,顶多是个县长。

所以连史书,都没有为这个家族留下太多记载。

但海昏侯墓的发现,则让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列侯重新被认识。

甚至,要改写历史上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的一生。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4)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5)

用一个词来形容海昏侯墓,那必定是「叹为观止」。

早在正式开掘前,这座墓就震惊了考古界。

和一般满是腐烂气味的坟墓不同,

海昏侯墓中,竟然充斥着一种「语言无法形容」的异香。

更神奇的是,这股香味,在考古过程中持续了两三年才渐渐散去。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6)

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这个墓非同小可。

虽然考古人员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猜想墓穴中肯定有无数珍宝,

但当真正挖掘出来,还是被闪瞎了眼。

仅是陪葬坑,就有大量制作精美的车马具。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7)

进入主墓室外的回廊,赫然出现一座重达十多吨的「钱山」。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8)

真正演绎了什么叫腰缠万贯。

根据推算,这堆五铢钱在汉代的市价,足以媲美今天的 50 公斤黄金。

换成人民币,也就是一两千万。

这还不算完,回廊中还有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乐器实物,编磬。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9)

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礼器、兵器、漆器、钱币、酒器、书籍。

繁多的种类直教人目不暇接。

这些至宝,一次次刷新着考古人员的认知。

经过清点,仅从回廊出土的文物,就有上万件。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0)

不敢想象,核心区域的主椁室内该有多豪华。

果然,主椁室出土的宝物,更加令人炫目:

两个漆盒内,整整齐齐码着价值连城的马蹄金、麟趾金。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1)

还有两个漆盒,装满了187枚完整的金饼。

主棺内,还有足足20块金板,每个都有1公斤重。

至此,主墓内发现的黄金达到了78公斤。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2)

这是什么概念?

海昏侯墓主墓室的黄金重量,超过了全国汉墓所有已出土金器的总和!

就问你怕不怕。

除了黄金,还有名贵的玉器、精致的佩剑、罕见的琉璃席,

每一件都是稀世之宝。

尽管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已是人尽皆知,

但海昏侯墓的豪华程度,还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3)

连专家,都词穷到只能感叹超级好。

墓主人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宝藏男孩」。

墓穴越豪华,关于海昏侯的谜团就越多。

一个偏远的列侯,为何拥有诸侯帝王级别的墓穴规制,

还坐拥数量如此惊人的财产,甚至还包括皇家特供的金器玉器…

汉代历史上有四任海昏侯,那这座墓的主人,究竟是哪一位?

考古人员在小心清理墓穴文物时,

一件迷你的玉器,揭开了答案。

这枚精巧的印章,静静地安放在棺内。

根据位置判断,这应该是墓主人的玉印。

而玉印刻着两字:刘贺。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4)

这正是第一任海昏侯。

刘贺的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祖母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

有了这样的身世背景,刘贺拥有皇族的顶级珍宝,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问题又来了,一个血脉如此显赫的皇族,为何最后流落海昏,还只是一个列侯?

那是因为,他的一生,大起大落太过曲折,如同一场权力的游戏。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5)

本来,他继承了父亲昌邑王的封号,继承了荣华富贵的生活。

但没想到,当时的汉昭帝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子嗣。

权倾朝野的霍光,为了继续把持朝政,挑选了看起来易于掌控的刘贺,作为新帝。

刘贺这个幸运鹅,可谓人在家中坐,王冠天上来。

但是皇位还没坐热,在位仅仅27天,就被霍光强势罢黜,废为庶人。

他也因此成了中国史上第一个被大臣废掉的皇帝。

根据史料记载,群臣废帝的理由是:

刘贺骄奢淫逸,行为不端,在位期间光征缴财物的诏书,就下发了1127次。

27天,1127次,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在历史学家看来,更像是欲加之罪。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6)

但不论真相如何,刘贺从帝王,变为了庶民。

直到19年后,霍光势力被清算,刘贺才又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

他来到这个远离故土的封地,仅仅四年后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曾经诸侯王、帝王的身份让刘贺积累了大量财富,

这些生前无福消受的财宝,都跟随他埋葬在了海昏。

而千百年后,正是这些随葬品,帮助考古人员还原了史书上语焉不详的刘贺。

随葬品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画像。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7)

也多亏了海昏侯墓,失传多年的《论语•知道篇》从墓中重见天日,

考古人员成功更新了《论语》。

一个会把孔子屏风、大量书籍放入主椁室随葬的人,

和史书上那个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相差甚远。

或许历史,也并非完全公正。

考古的意义,可见一斑。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8)

盗墓小说的流行,让盗墓获得了一批追随者。

于是,有人模糊了考古和盗墓的区别。

甚至有人说,「考古就是法律允许的盗墓」。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19)

虽然这个梗十分流行,但是,这样的比喻实在太low!

考古从来都是抢救性挖掘。

什么意思?

只有在盗墓贼、或者其他客观因素破坏墓穴时,

考古人员才会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地挽救文物。

如果没有被破坏,考古学家即使探查到墓穴,也不会主动开掘。

一边是盗墓者的主动破坏,一边是考古学家被迫抢救,说这是天差地别也不过分。

看看盗墓贼的方式,从来都是找准墓穴,

直接打洞进入,只管大肆破坏,抢走金银财宝。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20)

盗洞的痕迹触目惊心,

而考古人员呢,发掘海昏侯大墓用时超过五年,光是回廊,就清理了足足三年。

厚厚的一本考古日志,详细记录了每天的进展和发现。

现场还不只有考古专家,更有文物保护专家在侧,

运用了大量科技手段,力图确保每一件文物都能妥善保存。

更别提,当年运送棺柩到实验室时,

短短两公里的路,工作人员开车用了半个小时,生怕文物有任何闪失。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21)

一个肆无忌惮,一个小心翼翼,高下立判。

更何况,一座历史大墓的价值,从来就不只有金玉器物。

盗墓者不屑一顾的竹简、壁画、乐器,都是文化上的无价之宝。

难以想象,如果当年盗墓者顺利盗掘海昏侯墓,

我们是否还能从脆弱的竹简中,看到论语、看到弥足珍贵典籍。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22)

盗墓是失去,是磨灭一个人活过的印记,是贩卖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

而考古是得到,是让历史重见天日,让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更加完整。

介绍一组宝藏男孩(宝藏男孩-海昏侯)(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