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肖锋

实干精神是清华人骨子里的作风,代代相传。风投圈都有个潜规则,就是只要一听说是清华的团队,基本上准备投的决心就定了七八分。

一个人的大学时光,所学所见所经历,注定会影响他的一生。清华是我的母校,对母校所发生的一切自然会去关心。虽然现在的清华让我越来越陌生了。

我的本科是电力工程,专业是高压电,其他专业是发电和输配电。我们校友圈#清华电0#一共有四个班一百多号人的样子,除去海外几十位、还有我这样的不务正业者之外,同学多数都供职于各级政府、供电部门、电网公司等。电力公司属国企,国企文化有时候比官方文化还要更官方,从来都是讲政治的。所以在我们这个群里,除了讨论校庆和聚会外,平时基本上那些海外同学滥发议论。我开玩笑说,又是那几个“美国人”在议论国是了。

留美同学中有一位尤其活跃,经常是一连发几条十几条帖子,并夹叙夹议。一会儿是“厉害了,我的国”,一会儿又是不知从哪儿转来的海外的妄议帖。我说他很分裂。同学姓张,有人戏称他为“张书记”,他自己也很受用。有一天,“张书记”自己妄议得正欢,终于有位国内同学冒出来说话了,“老同学,我们清华人,做一份事业,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父母妻儿,其他的就免谈了吧。”于是下面是一串点赞,连平时不发声的都冒出来了表示赞同。我想起在大学全宿舍时,只要一熄灯,大家就进入讨论时间。那时很少议论女生,清华也没几个女生,都是讨论天下大事。现在看来,大家都“成熟”了,只有海外某些同学还保持着“天真”。

清华大学校训后半句是什么(清华校训是实干)(1)

我曾引发过一次清华校训之争,我说除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外,还有另一半,就是陈寅恪先生高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大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这才是完整的清华校训。这个议论被同样是清华毕业的张朝阳创办的搜狐置顶了,于是就有人骂我篡改校训,邀我去清华讲堂辩论。

校训应当反映大学精神。所谓清华精神,其实就两个字:实干,这是校友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清华人和隔壁那个学校的差别就在这儿,不是光说不练,而是练了以后也不说。北大后来出了个卖猪肉的,卖得还非常成功叫“一号土猪”,这个行为其实挺清华的。而相反,清华教授胡鞍钢提出全面超美论,这种搏出位的姿势倒是很北大。清华还出了高晓松、李健这样的文艺腔,而且比隔壁的北大更文艺。这倒很容易理解,清教徒时期更容易出纯真的感情。

实干精神是清华人骨子里的作风,代代相传。风投圈都有个潜规则,就是只要一听说是清华的团队,基本上准备投的决心就定了七八分。风险投资就是投人。在职场,谁当领导都愿意要清华毕业的。清华这个工科学校出的干部却最多,多过北大、人大,建国以来共出了五百多位省部级以上的干部(校刊资料)。万科一度愿意启用北大人,招来先到一本叫《白领》的企业刊任职,然后分派到各地当小头目。后来王石搞“八大军区对调”,刻意调动那些已立一方山头的北大干部,结果呢,这些北大人纷纷都跳槽自己当老板去了。

清华新生一进校门就被灌输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试想,20出头毕业干50年就年届70多岁了,难怪延迟退休的课题研究交给了清华学术团队。清华人真正的校训就是实干肯干,而且能干。《无问西东》中在雨中跑步的镜头并非虚妄,而是清华传统。

清华校训其实就是“实干”二字,北大的校训应该是“不服”二字。

清华大学校训后半句是什么(清华校训是实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