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猪的肥料对传统农业也有不小的贡献。从历史上看,从野种猪到家养猪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猪的圈养与人类的农耕定居生活密切相关,养猪是中国式农户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猪,上古时被称为“豕”,古字形如下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1)

甲骨文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2)

金文

从甲骨文刻画看,是一只猪侧视图像的简化。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3)

【豕】

古人画出猪的形象来造字的,早期的猪,不叫猪,也没有猪字,只有豕字,称为豕,豕为猪

【豕】,- 猪象形独体文。

- 猪自然本性:

1、猪嘴长,猪嘴往前拱

- 拱地、拱物、觅食,往前突

-- 俗语说:猪(嘴)往前拱,鸡(爪)往后扒。

2、猪无知蒙昧。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4)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猪的国家,据考古发现,至今已有九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原始家猪遗骸在广西桂林甑皮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家猪与野猪相比,体型有很大不同。野猪因觅食掘巢,经常拱土,所以嘴长而有力,犬齿发达,头部硕大伸直,因而前躯长,约占到全身的70%,后躯相对短,约占全身的30%。而经过数千年的喂养,现代家猪的头部已明显缩短,犬齿退化,胴体延长,前躯缩小占全身的30%,后躯增大到占70%。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一只陶钵,其上有一只猪的图像。从图像看,其形状处于亚洲野猪与现代家猪之间,表明六千多年前所喂养的猪已进入原始家猪阶段。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5)

陶钵上的猪图像(浙江河姆渡遗址)

猪最早养在哪里?

看起来这一问题简单,事实上耐人思考。猪不同于马、牛、羊之类的牲畜,不适宜做远距离放牧因而古人便把猪圈起来喂养。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6)

甲骨文有囗字加豕字等字,《说文》:“圂hùn”,豕廁也。本义是厕所、猪圈(就指养猪圈棚)。《诗经·大雅·公刘》有“执豕於牢”的诗句,也说明猪在商周时实行圈养。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7)

圈养与人的居住有什么关系呢?

不妨看一下“家”的古字形,所表现的是屋子(宀)下面躺着一头猪(豕),这非常有意思今天一说到“家”,我们本能的反应与人有关,而上古时代竟是与猪(豕)有关!猪在居室之下饲养,反映出养猪与人类居室有密切的关系。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8)

猪会养在家里吗?

考古发现,浙江河姆渡遗址有许多干阑式房屋遗迹,这种建筑是先打桩,而后在桩上架设梁(龙骨)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居住面基座,再在上面立柱、安梁,构成屋架。据测量,干阑式房屋的桩约长260厘米,地板比室外地面高80~100厘米。干阑式建筑是适应沼泽湿地的需要而建的,而地板下架空的部分,有学者认为正可以用来养猪。今天南方许多地区仍有干阑式建筑,而不乏有在下面养猪的人家,就是一个例证。

大概在初创“家”字时,古人把“有豕”和“无豕”就看得很重,甚至作为区分身份贵贱的标准,沿袭下来,猪(当然还有牛羊等家畜)成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财富。

“有豕”为什么会被看重呢?说来这与中国人传统的膳食结构有关,也与传统农业的大田生产有关。从膳食结构看,由于古人日常膳食是以粟麦或稻米为主,蛋白质不够。尽管有大豆植物蛋白质补充,但动物性蛋白质仍然不足,这就得靠养猪解决。鸡鸭之类只是辅助性的,牛羊和鱼虾依赖草原或河流湖泊,也有局限性。即使是所谓鱼米之乡动物性蛋白丰富,但养猪还有个提供肥料的问题,靠鱼虾不能解决。从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看,最突出的是肥料需求,无机肥料的消耗量相对较少,有草木灰、贝壳灰等,问题不大。从土壤取走的氮素(动植物蛋白质)必须及时补足,古代又没有氮素化肥,所以有机肥料的来源就依靠养猪积肥来解决。

现在的猪字,字形变化很大,新相当新造出来的字,看不出一点点与【豕】有关

那么,【猪】字中为什么会有【者】字?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知道:

杀猪的过程,凭记忆,应该是:选猪、杀猪、放血、吹气、开水煮、剃毛……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9)

后来【豕】的基础上加了【者】,即【豬=豕 者】,豬为猪,

为什么会加一个者字,者字,本意是煮东西、人、很多人

上述杀猪过程中,有一项是,需要开水煮后才能刮猪毛,这是生活场景,猪毛是必须开水煮后才好能刮掉,这就是为什么猪中有者字的缘故了。读音也按【煮】音。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10)

再后来,用【犬】替代【豕】,用犬作偏旁,代表人类驯养的动物,犬加者字一起组合成现在的【猪】字。

从猪字【豕->豬->猪】的产生过程,也是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11)

顺便说一下,从“豕”的字义多与猪有关。

【豚】,本义为小猪。

【豪】,本义为豪猪,也叫“箭猪”,后引申为豪杰,进而引申为强横有势的(人),如说“土豪”。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12)

【豢】

《说文》:以谷圈养豕也。圏养者、圏而养之。养牛羊曰刍。犬豕曰豢。

本义:设栏圈喂养猪狗。

后泛指喂养。用“豢养”一词,今带有贬义。

【蒙】,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13)

豕的由来(从豕字到)(14)

古人造字,用猪(豕)来造出【蒙】,充分说明,未开蒙的孩子,如同萌娃一般蒙昧无知。

所以,让孩子识字才算是开蒙,才能懂道理,才不会蒙昧无知。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