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在线“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首《义勇军进行曲》,铭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从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策动九一八事变起,全体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抗争14载,以巨大牺牲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深刻感悟抗战精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深刻感悟抗战精神(地评线中安时评)

深刻感悟抗战精神

来源:中安在线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首《义勇军进行曲》,铭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从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策动九一八事变起,全体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抗争14载,以巨大牺牲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战争,对于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而言,似乎有些缥缈。然而,回望中国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战争是我们从弱小到强大的“磨刀石”,经历了千难万险的挑战,凝聚了无坚不摧的精神,才能让我们扎实地走好每一步,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东方最亮眼的明珠。战争,其实无处不在,只不过“有形”的战场逐步变为了“无形”战场,我们看不见硝烟的战斗,更加惊心动魄,挑战更大、压力更大,更需要我们深悟抗战精神内涵,厚植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厚植爱国情怀,把“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之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字里行间,我们都能够读出“国家”的分量,都能够明白“国家”是我们最强大的底气,也是最强大的靠山。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全体中华儿女主动为国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每一场战争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奋进中国的力量,看到一个不断“站起来”的新中国。新征程,新使命。要推动国家更好地发展,尤其需要我们把“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之中,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才能以“我”之力为国“添彩”。

厚植民族气节,以“不死”的精神托举“鲜活”的中国。生死考验面前,无数革命英雄,以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行动,诠释了民族气节。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旗帜上醒目地写着两个字:“不死!”谁不怕死?但是在民族和大义的面前,革命者不惧死。他们与人民同甘苦、共生死的决心,让我们看到的是革命者的品质,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衡阳保卫战等战争中,以“不死”的精神托举“鲜活”的中国。今天的我们,要走好民族复兴之路,也需要有这种民族气节,才能同心协力,战胜一切困难。

厚植英雄气概,让浩然正气永存天地间。精神,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抗日战争中,无数抗战烈士的英雄气概,就是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这是英雄的决绝,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决心和意志,正是始终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才能不惧日伪军的强暴,以“血战到底”的气势和行动,守卫着我们的家园。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抗日战争无比悲壮,他们用行动书写了历史奇迹,让他们的浩然正气永存天地间,成为我们坚定前行的精气神。

厚植必胜信念,以敢于胜利姿态迎来光明未来。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抗日战争是艰难的,但是面对外来的侵略,抗日战士敢于牺牲、敢于胜利,正是有这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才能让我们在斗争中迎来光明未来。走过百年的中国,要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尤其需要厚植必胜信念,让抗战精神成为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我们前行,在一切的挑战面前勇往直前,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