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郑州的保姆王阿姨,今年第3次被辞退。

辞掉王阿姨的雇主,是广州某高校的退休职工李教授夫妇。

李教授夫妇已过古稀之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加上年轻时落下的病根,需要经常往返医院。但儿女们远在千里之外,日常工作繁忙,加上距离远,根本帮不上忙。

保险起见,李教授夫妇聘请了保姆王阿姨。

而在王阿姨之前,他们已经请过十几位保姆。老两口虽然行动不太方便,但对生活却非常挑剔,之前的保姆不是不注意卫生,就是干活不细心,总之各种不称老两口的心。

接这份工作前,王阿姨权衡了蛮久。她的前两位雇主,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不是性格古怪,就是脾气暴躁。相处久了,生出很多不必要的干戈和矛盾。

思前想后,王阿姨还是决定试试。虽然她也担心过老人的坏脾气,但好在他们给的薪水非常可观。

李教授夫妇生活非常简单,平时喜欢吃素,对饭菜质量要求不高。但有一点,一定要是新鲜时蔬。

起初,王阿姨觉得能将就,也就是每天早起跑腿买菜,没什么大问题。

然而,在李教授夫妇家做久了,王阿姨“坐不住”了。

她想开荤,但李教授不愿意,他说受不了肉菜的味道。

因为一顿饭,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最后,李教授夫妇直接解聘了王阿姨。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1)

来源:全景视觉

王阿姨虽然委屈,却十分清醒:

“保姆到底比不上子女,做得再好也只是外人。人这一辈子,培养再优秀的儿女,到老了需要亲情和陪伴的时候,却不能陪在身边。仔细想想,这图的是什么呢?”

当下,像李教授夫妇这样生活的老人,不是个例。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城镇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15.92%和11.11%。

老无所依,未来可能会成为当代老年人的新常态。

当老年人“后来居上”,成为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庞大却脆弱的特殊群体,也开始受到社会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对于老年人自身而言,他们面临的窘境,或许超出我们的认知。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2)

来源:全景视觉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3)

主动独立的老人

网上看过这样一则视频,看完心里五味杂陈。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对着手机自拍,视频开头第一句就是:“我呀,太孤独了!”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4)

老人年轻时是教育行业从业者,子女都很有出息。

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广州。

她有8个孙子,却没有一个在身边。

老人厨艺不错,以前经常下厨房做饭。但随着子女相继离家,自己一个人吃饭,她渐渐开始“懈怠”,懒得应付一日三餐。

但在视频中,她没有留下一句怨言。

“孩子们需要生活,他们身后是一大家子人,不可能因为我啥都不做。我想得开。”

老人短短几句话,道出当代老人的无奈与心酸:

一边期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多陪陪自己,一边又强迫自己“主动独立”,降低对子女的依赖。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年轻人或奔于生计,或追求梦想,或从村镇涌向城市,从一个国家飞向另一个国家。

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老人却无法跟上儿女的步伐。留在原地的他们,唯有想方设法不给子女添麻烦。

有一篇高龄老人主动当人体模特的文章。

这位老人叫王肃中,88岁,来自四川成都。妻子因病离世后,他一人生活多年。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5)

开始,3个儿女偶尔会来探望。可自从老人当了人体模特,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尤其是大儿子,干脆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明明有儿有女,王肃中为什么偏偏选择当人体模特?

老人说:“过去靠低保维持生活,做模特有了额外收入,大大改善了生活。而且,还能在金钱上给大女儿和孙女一些帮助。”

话里话外,老人没有埋怨子女分毫。

不过,我们还是从记者的采访中窥探到一丝真相。

他说:“一个人看电视恼火得很,没人陪我说话。在学校里,有老师和学生过来唠嗑闲聊,感觉蛮好。”

王肃中的苦,是身心孤寂,是无依无靠。

偏偏,像王肃中这样的老人正越来越多。他们有子女,有积蓄,唯独没有该享的“晚年”。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曾提出“代际剥削”的概念:“他们年轻时拼命工作,给孩子盖房、娶媳妇、看孩子,一旦完成‘人生任务’,被榨干所有价值后,老人就变得好像一无是处,只能等死。”

老人操劳大半生,晚年即使生病了也不会轻易向子女透露;即使孤独,也不会向儿女倾诉……

在他们的心里,儿女永远排在首位。

这样的“主动为之”,何止王肃中,它已经成为笼罩在每一个老年人头顶的乌云。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6)

来源:全景视觉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7)

忽然消失的孩子

前段时间,电视剧《消失的孩子》热播。

魏晨饰演的“啃老族”袁午,沉溺赌博,欠下外债。父亲酒后猝亡几天后,他才回到家中发现意外。

唏嘘之余,不禁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则新闻。

2017年5月27日早上,80岁的张顺安老人被人发现在家中去世。发现时,老人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据村里人讲,张顺安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一直独居在自家老屋。

原来,4年前,张顺安摔了一跤,村里人把他送去了医院。

他的骨头虽然没断,但从那之后,健康情况越来越糟。一开始,只是双眼双耳大不如前,每况愈下;到最后,老人的生活也不大能自理。

村干部看老人可怜,主动上门照顾。

张顺安为了感谢村干部对他的照顾,专门买了一条猪腿,想送给村干部。但村干部没要,喊他自己带回家处理。

一条猪腿十几斤重,张顺安只有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他家里也没有冰箱,后来猪腿放得太久了,张顺安吃坏了肚子,腹泻不止。

村干部连夜打电话叫来几个子女,他们连夜把老人送去镇上的卫生院。

入院第一天,是三女儿陪护;第二天和第三天,是小儿子陪护。

最后,“再无子女看护”。

在去世前一周左右,张顺安“自行出院”,回到他深山里的老房子。

5月27日早上,当村干部再次推开张顺安老屋的木门时,看到张顺安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已经停止了呼吸。

他们无法确定张顺安究竟是哪一天去世的,“没有一个人在身边,没有儿女给他送终”。

荒诞吗?这样的事,并非孤例。

云南70岁老人张爱华,家有两个儿子。张爱华不小心摔倒骨折后,小儿子一开始还会主动照顾;后来,儿子便依靠给母亲订外卖的方式赡养。

安徽那个在阳台摔倒,敲了4天4夜脸盆才引来邻居报警救援的老人。女儿明明住在同城,却近20天没来探望。

老人经历了物资匮乏的岁月,抵过了生活的艰难,却最终却没有熬过岁月的蹉跎。

风雨数载,不计回报。可到了晚年,他们却在孩子眼里变得一无是处,甚至成为多余的“麻烦”。

当代老人,有儿有女,却“形同虚设”。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8)

来源:全景视觉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9)

老人的困局,何去何从?

主持人李艾曾在一档综艺里谈到她带72岁的母亲看医生。

医生夸老人身体健康,是长寿的命。

母亲却摇摇头:“我不想长寿,长寿对小孩不好。”

中国式父母,大抵如此。

前半生,尽心尽力,只为托举儿女;后半生,宁愿隐身离场,也不想拖累孩子。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王堂生说:

“多数老年人都受‘子女好,我就好’的影响,穷养自己,富养子女儿孙。结果不言自明,多数老人,都是出力不讨好的结果。”

不得不说,养老问题是人生中的一大难题。

孩子孝顺,是父母的福分;若孩子没有时间尽孝,父母该如何养老?

住养老院,雇佣保姆,其实都不现实。毕竟,父母最希望的陪伴,来源于子女。

但是依靠子女的前提,是老人能为自己充分规划晚年安排。

前半生种树,后半生才能乘凉。

1. 心态要豁达。

老话讲,儿女自有儿孙福。孩子们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处理就好。

也不要和别人比名利,比地位,比儿孙如何有出息等等,没事参加几个兴趣社团,写写书法,画画国画,喝茶下棋,看书作诗,跳广场舞……

无论何时,好的心态,战胜一切。

2. 物质有储备。

手里有钱,遇事不慌。

生命中剩下的日子,也许很有限,也许会病倒,老人要留够医药费和看护费。

即使一个月1000元也可以过得很不错,毕竟坐公交都免费。还可以没事到老年大学,一年缴几百块钱,就可以过得开心又充实。

3. 健康常在线。

年纪大了,身体抱恙很正常。很多老人对看病心存芥蒂,觉得年纪大了,看不看一个样。

但事实上,老人生病,才是真正“连累”一家人的根本。

建议老人每年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就医。不拖延,不侥幸,避免积小病成大灾。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10)

来源:全景视觉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1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及者不仅是别的长者,更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世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年轻人常回家看看,多点时间陪陪父母。

不要让父母觉得,他们的爱成了负担。

老年人也请多多关爱自己,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己的生活上,未雨绸缪,安然自在,缓缓老去。

保姆伺候老人每天做什么事情好(一位保姆的自白)(12)

作者:今夕何夕,但遇良人,山水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