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文集原文(邓云乡文集)(1)

平时看书纸质书和电子书交替。忙的时候就看电子书,这样通勤的时候拿出来看很方便,能把时间很好的利用起来。后来疫情来了,有大把的时间,当时想着一定要看一些大部头的纸质书,难得的机会嘛。于是看了红楼梦。红楼梦确实让人看着上瘾,围绕着红楼梦的红学也就多少有了些兴趣,所以又找了一些红学方面的书看。

这一套邓云乡文集一共18本。其中有四册是讲红楼梦的。当时买这套书并不是为了红楼梦,也不认识谁是邓云乡。只因为里面有一册专讲北京四合院,我对四合院有很深的兴趣,所以就一起买来了。后来才知道,邓云乡在红学领域分量很重,经典的87版电视剧红楼梦他是总顾问。电视剧拍出来的效果很好,与高鹗续的后40回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电视剧基本上是按照红学家们对曹雪芹的原意的揣测拍成的。

邓云乡讲红楼梦的四本书分别是《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和《红楼梦忆》。对于喜欢红楼梦本身的人来说,四本都可以看看。其中《红楼梦忆》里有许多红楼梦电视剧的幕后故事,而《红楼梦导读》可以说是初步了解红学的入门书,讲了一些红楼梦批注的知识,版本的知识和红学的由来等等。

《红楼识小录》和《红楼风俗谭》这两本书推荐看一看,即使没看过红楼梦的人也不相干。其实这两本书主要讲的是清朝社会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生活、文房物品。都是一篇一篇的小文,读起来轻松也能长点杂学知识。

比如《识小录》里“大车,长行骡子”一篇里面主要介绍的是古代的出行情况。很多人看电视剧,一个车夫赶着一辆骡车,里面坐着个公子,不时用扇子挑开窗帘看看路边风景,感觉很惬意。实际上坐骡车有时候是很受罪的,因为路不平车又没有减震,人坐在里面是很颠簸的。颠簸还是小事,以前走长途都需要雇佣大车,就是一个很大的平板车上面装着行李什么的。这种车会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断轴,轴一旦断掉,如果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真是叫天不应叫地无门。可见当时要想出趟门有多不容易。我也是看了这一篇才由衷理解一句话,什么叫:“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不通,一切都是空谈。

多说两句出行,现在人走个一千多公里,坐高铁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上午办完事,下午走,能赶上晚上回家吃饭。以前靠着牲口脚力的时候,去趟100公里的地方都得走几天。所以以前人的行李里必须带着路菜,就是处理的便于携带的各种咸菜,小菜。路过个客栈也不是像电视剧里的找来个小二,两斤牛肉一斤烧刀子。很多客栈是不提供饮食的,都是旅人到了店里自己生火做饭,就着路菜胡乱吃了早早休息。即使贵如林则徐,出差的路上也照样啃咸菜。再加上天气,疾病,盗匪等等因素,以前出趟远门绝对是受罪。

另一个有意思的是《风俗谭》里说到古代的蜡烛。现在看电视剧,经常有书生夜读的场面,屋里灯火通明的和现代无异。其实以前晚上的照明是很大的问题,在外国蜡烛也就是洋蜡烛没引进中国之前,本地的蜡烛灯光是很微弱的,并且需要不断的剪灯芯,就是伺候亮光。灯光能暗到什么地步呢?元宵节咱们有点花灯的习惯,一条街点一百多个花灯仍然是看的朦朦胧胧,大户人家晚上看戏,戏台四周点满了灯笼,看戏的人也仍然看不清戏台上的人。就到这么夸张的地步。所以以前如果府里有个剪灯芯剪得好的下人,主子的脸上是很有光的。而以前的读书人要想晚上看会书,第一得忍受微弱的灯光,第二还要闻着动物油脂燃烧时散发的臭味。着实不易,对于爱夜读的人,生在今天确实幸福。当然若干年之后的未来人再看今天的人估计也会产生可怜之情。

前些日子有人说郭德纲,不务正业不说相声天天唱戏。其实这是很大的误会。《风俗谭》“戏班、串戏”一篇里就仔细的讲了讲梨园行的一些事情。票戏是指非本职的戏曲爱好者自己出钱搭台唱戏的娱乐方式。现在北京俗话里还有玩票这一说法。比如对话里说:别指望张三,他就是玩票的。意思就是张三对这事的态度就是有一搭无一搭的玩,不当正经事做。提到票戏的书籍电影很多,多到数不过来。票戏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票的,财力人脉少一个都不行。首先得有钱,买行头,请乐师,包场地,给赏赐,每一项都花钱如流水。其次是人脉,自己唱不了一台戏,得找角来给自己配戏,梨园行的角脾气一个赛一个的各色,没点脸面的人根本请不动。有了角还得有观众,找朋友过来给喝声彩捧个场,热热闹闹的才过瘾。能叫来这么多人捧场,也是人脉的积累。所以说郭德纲票戏一点也不奇怪。毕竟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玩表玩车。传统人还是喜欢玩点传统的,就像王世襄老爷子无意间看到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悠悠的说了一句:“怎么招也得骑匹白马呀”一个意思。

最后说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地方。第一个是槟榔。当时看红楼梦的时候,看里面人动不动嚼个槟榔,就感觉红楼梦可能是写的南方的事。北方人没有嚼槟榔的习惯。结果《风俗谭》里面专门有一章就讲槟榔,古代北京不止有嚼槟榔的习惯,并且上到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嚼槟榔犹如今天吸烟一样普遍。直到民国,饭庄在客人饭后还会提供槟榔,就和今天吃完火锅给客人两个薄荷糖是一个道理。

现在有句玩笑话叫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那到底有多想象不到?年羹尧倒台之后,有个人娶了年府里的一个厨娘。这个厨娘只负责抄一道菜就是“小炒肉”,年羹尧还不是天天吃这道菜,一个月就吃两三回,也就是其他时间这个厨娘就闲着。后来他丈夫说想吃一次她的小炒肉。厨娘说,每次抄都需要活猪身上的一块精肉。一头猪只能用这一块。有一年过节,她丈夫想方设法弄了头死猪,这个厨娘无奈勉为其难的用死猪肉做了一次,就算食材差些意思,但是也美味的让他丈夫差点把舌头吞下去,就是这么夸张,专人专菜专猪。

清朝入关的时候,刚打下来天下,进了紫禁城。把皇室妇孺都安排在后宫,一个满族侍卫都没,只有太监。这看起来很寻常。但是,那时候的所有太监,绝大多数宫女都是前朝旧人。。。。。。太监也是半个男人,这中间要有个把衷心的,直接来个行刺也是细思极恐的事,况且明朝的太监是有名的把持朝政,玩弄权术。看来当年满族皇室心也是真够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