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7日)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135场),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爱芬、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上海抗原检测结果几天有效(上海已完成抗原检测1400多万人)(1)

上海新增本土45 2631例

两地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通报:3月26日,上海新增4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63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5例确诊病例中,2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8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2631例无症状感染者中,2363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68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今天发布的45例确诊病例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按照行政区域划分,闵行区15例、嘉定区9例、宝山区6例、徐汇区5例、静安区3例、杨浦区2例、长宁区2例、浦东新区1例、虹口区1例、普陀区1例。

45例确诊病例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45人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2631名无症状感染者经疾控部门复核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2631人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今天发布的2676名阳性感染者,已进行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截至3月27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32595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26567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67278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60180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22年3月27日10时起,将闵行区梅陇镇虹梅南路1578号、金山区金山卫镇学府路1811弄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上海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目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连续高位。我们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优化疫情防控举措,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科学组织核酸和抗原检测,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阻断疫情社区传播,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上海已完成抗原检测1400多万人

今天还将继续开展

如果自测结果阳性怎么办?

针对目前全市非重点区域开展的抗原检测进展,吴乾渝介绍,通过对前几轮核酸筛查数据的分析研判,我们在这两天对全市开展了“核酸 抗原”检测的筛查,重点区域居民开展核酸筛查,非重点区域居民开展抗原检测。这样齐头并进,目的是提高检测效率,及时发现隐匿感染者。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了不少居民自行上传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大家事先做好了功课,积极参与其中。在此,向广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全市已抗原检测1400多万人,今天还将继续开展。从中发现了一些抗原检测阳性人员,立即对其进行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前,我们就立即管控。抗原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的优势得到了体现。

吴乾渝提醒市民朋友,如果发现自己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请第一时间向村居委报告并居家等待,工作人员会安排你进行核酸检测复核。同时,大家要注意,抗原自测后的鼻拭子、取样管、检测卡等废弃物都应装进密封袋中,结果阴性的消毒后投放到干垃圾桶内,结果阳性的,在人员转运时交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6岁以下感染者如何治疗和照顾?

吴乾渝介绍,儿童等特殊患者是我们高度重视的患者群体,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全市医疗力量,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医疗救治工作。3月1日-26日,上海已累计收治6岁及以下确诊病例53人,占全部确诊病例数的6.4%;无症状感染者252人,占全部无症状感染者的2.6%,均收治在公卫中心。

吴乾渝表示,他们得到了妥善的照护,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诊疗方案,高级职称医师每天会进行查房,了解研判他们的病情,医院和家长保持线上沟通和联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派驻了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进入公卫中心,支持儿科病区的诊疗工作,尤其是做好婴幼儿的照护。

除了医疗照护,定点医院也加强了对儿童患者的生活照料和人文关怀,包括采用卡通化的病房布置,把年龄相仿的儿童安置在相邻病房,让低龄患儿感到更加亲切,消除他们的不安和焦虑。此外,医院也准备了美术绘画、手工材料、玩具等,供孩子们在里面学习和娱乐。

上海抗原检测结果几天有效(上海已完成抗原检测1400多万人)(2)

为孩子居家上网课“深感焦虑”?

谢斌:说明亲子彼此在乎,给家长支四招

学习在家网课已经两个星期了,对学生和家长群体的心理调适有什么建议?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说,本轮上海疫情受影响较大的是中小学生。但如果说到心理困扰的话,无论哪个阶段的孩子及其家长,其实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是失落感。这届孩子“人生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学校时开时闭,感觉读了个不够完整的书。同时担心未来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二是危机感。觉得孩子在家无法正常学习,可能被别人超越;还有人希望孩子乘此机会弯道超车。总之是感到忧心忡忡。

三是无序感。觉得自己这阵不仅有一大堆要操心的事,还成了全天候的“老师”,整个生活乱成一锅粥。也担心自己做不好老师角色,怕孩子一旦养成耽误学习的不良习惯,今后就无法纠正。

四是自责感。孩子觉得如果无法正常学习,或者网课学得不好,对不起家长;家长觉得如果没辅导好、管理好孩子,会愧对了孩子。

这些感受的存在,说明我们亲子之间彼此在乎,彼此共情。要允许自己有这些顾虑,不用回避。但更重要的,则是找出使我们这些想法超出合理性范围的背后原因。所有这些顾虑背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没有安全感。担心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输在了终点线上,而且这个终点线,被我们家长设置了一道又一道:中考、高考、就业、成家、事业、健康……没完没了。这种不安全感,对居家上网课的孩子也会造成压力。

上海抗原检测结果几天有效(上海已完成抗原检测1400多万人)(3)

因此,对孩子居家上网课的不满,大多数来自于家长而非孩子。孩子的心理调适也要从家长做起。如果想更加平和理性、更加建设性地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孩子和家长可以一道来完成以下几个“作业”,“加减乘除”四道题。

一是保持节奏做加法。居家学习缺少了学校比较严格的时间管理和老师的监督,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律性,学习节奏就容易乱。孩子们可以在家长协助下自行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让自己跟上空中课堂和老师要求的节奏,同时可以在家中布置一些类似教室的学习环境,保持在校期间的一些仪式性活动。有的小孩在家里,每天早上升旗,有一些仪式性的活动。家长为了孩子,大多数在这方面挺拼的。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休息时间可以和同学们互动游戏。有张有弛,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居家学习状态。

二是顺应变化做减法。我们在经历突发的变化和压力时,往往都需要经过一个适应期,才能和新环境磨合好,恢复常态。比如发现孩子上网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脾气或者不容易接受管理等等,这些可能是孩子在调整自己去应对变化,是他的一种方式、一个过程。这时候家长要用包容和淡定的心态去面对,少一点急躁,少一点指责,冷静地帮助孩子调整适应。孩子适应变化、恢复生活和学习正常状态的能力其实比成年人强。

三是亲子互动做乘法。家长要给孩子做好引领和示范——在困境中不慌乱、在重复中不单调、在消遣中不沉迷,这样才能和孩子共同营造出乐观、积极、有腔调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不能出门运动我们就在家PK平板支撑、PK俯卧撑、跳绳等等来开展运动;不能出门聚餐,家长和孩子可以一道在厨房里为自己做一做健康的大餐。亲子之间良性互动起来,幸福感能够加倍,正能量也能够加倍。

四是提升效率做除法。作为“分母”的家庭环境和人际氛围越简单寻常、越少相互干涉,家长之间关系越和谐,家长本人越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或者至少不在孩子面前不要过多暴露负面情绪,孩子的自觉性和专注力就越强。如果和学校老师配合对孩子再适当加以引导,孩子的学习效率就更能得到提升。

谢斌说,总之,家长们请记住,为人父母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是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带领孩子一起获得人生的成长!

12345市民热线电话打不通怎么办?

还可以用这些方式

疫情期间,市民群众多多少少会碰到些难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到了多少疫情方面的来电?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哪些?有些市民说电话打不通,怎么办?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爱芬介绍,疫情形势的变化也导致个别时段话务量非常大,有的市民打不通电话,不免焦急,反复拨打。我们非常理解市民朋友的心情,在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接通率。如果电话一时打不进,市民还可以通过语音信箱留言,通过12345网站、APP、微信小程序,以及“随申办”互动频道12345专区等各种渠道提交您的诉求。我们会按照同样的标准,快速受理、快速处置,并给予反馈。

上海抗原检测结果几天有效(上海已完成抗原检测1400多万人)(4)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坚持中文、10种外语、手语视频全天候服务市民群众。但是,话务量屡创新高也给12345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3月1日以来,已接听市民来电超过85万个,多渠道受理12万多件,其中疫情相关的诉求超过30万件,此外,疫情IVR自助查询点击量达50多万。为打好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12345热线与各区、各相关部门一起,努力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

首先,尽全力多接电话。

启动应急预案,加派话务力量。启用了近200个居家客服,最大限度发掘运营潜力。疫情期间,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吃住在话房,尽可能地让市民电话打得进。同时,动态调整答复口径,加强话务员培训指导,及时为市民答疑解惑,纾忧解困。

第二,推动民声民意上通下达。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市民反映生活中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如急重症救治、物资保障、药品配送、核酸检测、交通出行,还有快递进不了小区、考试面试无法成行等,作为聚民意、听民声的平台,我们即时即刻上传下达,告知相关部门,推动解决了很多市民的身边事。

第三,督促紧急事项不耽搁。

12345热线的定位是一条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但疫情当前,热线将市民的急难愁盼提级提速。比如,将封闭隔离期间病人的放化疗、血透、注射狂犬疫苗、孕检生产等,列为紧急类工单,安排专人跟踪,督促解决。对于一些特别紧急、特别复杂的工单,上报提级协调,努力推动解决。

张爱芬表示,虽然还有一些市民的诉求无法很快解决,但各区、各部门对我们反映的问题都很重视,在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同时,依然积极地给予反馈,努力地解决问题。

综合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东方网等

来源: 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