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儿童医院接诊了一名13岁的女孩,手脚都被电热毯烫伤,医生将水泡挑破后给她做了包扎处理。医生说,人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会引起慢性烫伤,也就是低温烫伤。原因是夜间深度睡眠时,人的皮肤感觉较为迟钝,很难意识到灼热感,最终会加重烫伤程度。

睡觉时低温烫伤(低温也能烫伤)(1)

烫伤女孩称,半夜睡着的时候,感觉手脚有点疼,开灯之后就发现手和脚都是黑色的焦。

睡觉时低温烫伤(低温也能烫伤)(2)

医生表示,女孩的伤口面积不是特别大,但是稍微有点深,属于深二度的烫伤,有较多的水泡存在,我们把水泡挑破,里面的水放出来,给她做了一个包扎的处理。

睡觉时低温烫伤(低温也能烫伤)(3)

苏苏提醒

寒潮来袭

除了上面提到的电热毯外

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方式

也要小心“低温烫伤”

到底什么是低温烫伤?

一起来学习一下!

▼▼▼

睡觉时低温烫伤(低温也能烫伤)(4)

科普小课堂

睡觉时低温烫伤(低温也能烫伤)(5)

提到烫伤,人们一般都会想到高温烫伤,最常见的就是被开水或者被汤烫伤,实际上,除了这种常见的烫伤之外,另外还有一种叫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损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你的皮肤由表皮、真皮

和皮下组织组成

厚度不到4毫米

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

睡觉时低温烫伤(低温也能烫伤)(6)

研究表明,对人体皮肤而言,理论上的最低烫伤温度为44℃,随着温度升高,或接触时间增长,会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深部组织的伤害。

物体温度

44℃(6h)

49℃(3min)

49℃(9min)

后果

皮肤不可逆性损伤

皮肤表皮损伤

皮肤表皮坏死

看到这里有没有一丝丝后怕!

综合陕视新闻、广东疾控、中国消防

来源: 江苏消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