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花,是许多爱花之人在自家小庭院,在城市中都能进行养殖的一种花卉,生命力非常顽强。根据典籍记载,中国人种植菊花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可追溯到《周官》一书中。

菊花不仅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的一位。从古至今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过它的身影。比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出现过菊花的诗句,这时菊花仿佛便与千古文人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要说到古代最爱菊花的文人,那非陶渊明莫属,他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自身的旷达悠闲之情。在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中,菊花的戏份也不小。能让这么多经典著作都留下它身影的菊花,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

红楼梦赏菊花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

一.观红楼之菊,处处妙用

红楼梦中菊花的出现,通常以四种形式。一是:大观园中的赏菊宴。贾府的人都有赏菊的喜好,毕竟古代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活动,赏花也是娱乐的一种,尤其是茂盛灿烂的菊花,更能带给人好的心情。在书中第十回中,在贾敬的寿辰上尤氏请贾母赏花,说想给老祖宗解解闷,也让小辈一起热闹热闹。满园的菊花会是怎样一幅场景,我们可以从书中文字窥见一二。“黄花满地,白柳横坡。这个时候还没有大观园,这个园子是宁国府的花园,会芳园。”

二是:大观园的姑娘们都有簪菊的喜好,这出现在书中的第39回,刘姥姥来到了大观园,贾母作为主人,带着她参观。八月份正是菊花开的时候,正好碰到有婢子拿了一大盘菊花。贾母就先拿了一朵大红色的簪在了自己的鬓上。看到如此,凤姐边说要打扮刘姥姥,便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刘姥姥一头。可见簪花在古代女子闺阁中非常常见,不管年龄多大,都喜欢簪花。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女子日常生活提供了文学记载。

三是:将菊花作为瓶中的日常装饰品。在贾府中犹如探春、宝钗,屋里就会每天有新鲜的菊花作为插瓶的装饰,在他们诗会上作的诗中,这一点也有体现,比如说探春的诗《簪菊》“瓶供篱栽日日忙”也可以体现她是真的非常的爱菊花了。从书中的描绘,我们也可以窥见不同的性格的人物,房间摆设和菊花的瓶子的颜色和菊花颜色选择都有不同,也可以见作者情节构造的巧思。作者曹雪芹通过来写菊花,突出了探春和宝钗不同的个性特征,将红楼女儿写活了。

红楼梦赏菊花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

四是:在红楼梦的描写中,贾府会用花浸酒菊花本就可以食用也可药用,菊花的药用价值高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菊花茶也是去火明目的佳品,就连现在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在屈原的离骚中也有体现,宝钗的螃蟹诗中也有这种描写,喝菊花酒可以去除腥气,预防食用螃蟹后的腹痛,菊花酒也称长寿酒。我大胆猜测贾府以花浸酒的习惯可能是在宝玉这个喜欢各种新奇玩儿意的人指导下进行的。

二、赏红楼之诗,女儿芬芳

《红楼梦》中也经常以花喻人用花来暗示隐喻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在红楼儿女们的诗中也经常出现了花儿这一意象,红楼中有一场菊花诗会,每一个姑娘们所做的菊花诗,也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细致的构思。

黛玉所作之诗,名为《咏菊》。脑袋里一天到晚都是诗情缠着我,不管是我绕着篱笆漫步,还是我倚着石头沉思的时候都轻轻将我围绕,看寒霜把秋菊描绘的那么芬芳,我呢现在对着月亮将菊花吟咏。满纸写的都是我平常时候的哀怨情思,谁能了解我的愁思呢?经过陶渊明的品评后,菊花高尚的品格一向被人称道,那么又有谁能懂我呢?

红楼梦赏菊花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

从诗中我们也可以窥见黛玉的人物性格,他的天赋极高,心思细腻,出生于诗书世家,但最后不得不寄居于贾府。他性格孤傲敏感,把诗词当作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他一共创作了三首咏菊诗,《问菊》、《咏菊》、《菊梦》,《咏菊》的题目,最为普通,但这一首却写得最为老练,最后被评为第一。可怜黛玉,一生愁绪,只为还前世之恩。

宝钗所作《画菊》。写诗的时候即兴作画,我并不如此痴迷入狂诗画都是小道,怎么能为此多费沉思呢?枝繁叶茂,婆娑色彩运用搭配画出层层叠叠簇拥的花朵,水墨泼洒出花朵的神韵,菊花就这样在笔尖绽放,我想把它粘上屏风,抚慰寂寞的九九重阳。

其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超高水平的铺垫能力,在后文中的描写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宝钗是一个隐藏的绘画大佬。她曾经指导过《大观园行乐图》,也只有拥有超高绘画能力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生动的画菊诗。而且这首诗整体端庄大气,对庄十分工整,也体现了薛宝钗沉稳庄重的个人特性,而这首诗又别具有洒脱豪迈的心情,也表露了宝钗内心的真实想追求的东西。通过这首菊花诗都表露出来了。

红楼梦赏菊花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

史湘云《对菊》。从花圃一来的菊花比黄金还要贵重,坐在菊花旁抱膝长吟。觉得没有谁能像菊花这样傲视世俗,要珍惜光阴啊,不辜负这美好却又稍纵即逝的秋景。

史湘云生性豪爽不羁,颇具男子气度,在这首诗中也体现了她的性格和她豪迈潇洒的特征,在红楼女子中,恐怕只有湘云可作此诗。史湘云生性豁达,喜着男装,不拘一格,喜爱放肆打大笑,虽然她最后的结局并不是很好,但是也获得了她心灵的解放,没有过过富贵的日子,但自身的性格却很值得令人称赞。

用菊花诗来隐喻每个女子的性格和命运,真可谓笔法新奇。后人文章难有超越此中隐喻暗示之作,红颜诗中喻。领菊花之意,处处流芳。在古代描写菊花的诗中,菊花代表着多种意象。主要有以下三种:

三、古代诗歌之中的菊花意象

1.人菊合一境界

以黄巢的在古代描写菊花的诗中,菊花代表着多种意象,以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为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红楼梦赏菊花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

这首诗所运用的想象非常的奇特,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豪迈洒脱诗人黄巢内心有宏伟的抱负,参加了科举,却目睹了唐王朝的没落,对黑暗社会不满的他,写下这样器宇不凡的诗句,他心中有着变革社会的理想,借着菊花写下了气势雄伟的诗句。在诗中,他将菊花昂扬斗志的英姿展示得淋漓尽致,英勇不屈,仿佛人菊合一。黄巢即菊花,菊花即黄巢。

2.清雅高尚的隐者

菊花象征着隐逸和影视,这个我们可以从上面所提到的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以诗中窥见中国古代的文人总是喜欢把这些具体的事物赋予更高上一层的品德含义,菊花就象征着君子春天姹紫嫣红时,没有她的身影,但秋天北风肃杀时,他却迎着风盛开了,在所有的花儿都低下,他们骄傲的头颅,慢慢枯萎,他却开得灿烂,开得热烈,所以他能收到这么多文人墨客的称赞。在肃杀的秋天,菊花这种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风骨,也是君子高尚品质的一种表现,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文人墨客喜描写他用他代指自己。菊花在凋谢之后,他的花瓣仍然不会落下,而是完完整整地在枝头上傲立,身死却不屈服,真真乃花中上品。

3. 抗争不屈的精神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诗中的赠刘景文菊花干枯在枝头却不掉落,让诗人们想到了坚贞不屈的节操,这也让我们想到了在国家危亡关头那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捍卫国家尊严的战士们,菊花就仿佛这些战士傲立挺拔,坚强不屈,积极向上。虽然只是一朵小小的黄花,自身所有的高洁超然的气节,一直寻常花朵,不可比拟言,难为如此多文人骚客对它的喜爱。

红楼梦赏菊花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6)

三、总结:

菊花也有很多种颜色,有黄的,有白的,有紫的,还有白中带红丝的,可是还是会有很多人觉得它不如牡丹雍容华贵,不如荷花散发清香,不如兰花清丽雅致。但是它有它独特的芬芳,有他独特的傲骨,屈原在自己的诗作离《离骚》中用菊花来象征个人的品德,象征自己的高尚,元稹的《菊花》有将自己比做菊花的表现,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文学,大家对菊花的评价都很高。尽管它只是一朵小小的黄花,但它却开在了纯洁之人的心灵上,开在了戍边战士的傲骨上。红楼女儿们的多情与妩媚,与这菊的节操也相配。

参考文献:

菊花意象与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